[发明专利]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4738.2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592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庄敏;孔德洋;张爱国;张孝飞;何健;李菊颖;许静;张悦清;倪妮;张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F23/70 | 分类号: | B01F23/70;B01F33/83;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余柯薇 |
地址: | 213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酵素 制备 工艺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及装置;所述工艺为:首先制备发酵助剂:酵母菌培养后得到酵母菌培养剂,再与无菌水、新鲜果蔬所制得的培养基质混合发酵,发酵液与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发酵助剂;然后对原料进行预处理:挑选、清洗、杀菌、粉碎,再将预处理后的果蔬原料与黑糖、水混合后调节pH至4~5,再加入适量发酵助剂进行密闭发酵30~35d。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前期处理的果蔬清洗切割流水线,以及用于混料的混料模块;本发明工艺采用向发酵前的原料添加发酵助剂来缩短发酵时长,有效地降低了制备周期,更利于工业化批量生产;本发明适合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酵素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环保酵素,是酵素的一种,是对混合了糖和水的厨余(鲜)垃圾经厌氧发酵后产生的棕色液体,具有净化下水道,净化空气等很好的环保效果。
就农业而言,让农民针对种植的果蔬去建设专门的疏通渠道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因此每年都会出现果蔬滞销的问题。利用滞销的果蔬作为原料进行环保酵素的制备,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民果蔬滞销的问题,对经济效益有较佳的推动作用。
另外,针对社区、新农村等集体领域每天所产生的厨余垃圾若能够进行分类集中收集,将能够作为环保酵素原料的厨余鲜垃圾进行集中后制备环保酵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环保酵素的制备,多采用传统的制备工艺进行为期3个月的封闭发酵;一方面,较长的制备周期使得其经济效益较低,若能够缩短发酵所用时间则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周期。另一方面,传统的环保酵素的工艺基本不使用工艺设备,从而导致制作协同关系较低,难以实现批量化生产,若能够设计一款成套设备,将能够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该工艺能够有效地缩短后期的发酵时长,能够有效地降低生产周期;本发明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装置,该装置整体设计合理,一体化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制备过程工艺之间的协同关系,实现批量生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环保酵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发酵助剂的制备
将酵母菌种子液按照质量浓度5%的比例接种到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振荡转速为150r/min条件下培养24h得到酵母菌培养剂,其中,培养基的配方为:每升培养基中含有蛋白胨24g、葡萄糖18g、酵母粉8g、硫酸铵10g;再将新鲜果蔬用浓度为5%的盐水进行清洗,自然晒干后切碎得到培养基质;然后将培养基质与无菌水按照体积比1:5~8的比例进行混合后,将酵母菌培养剂按照0.3~8‰(m/m)的接种量接种到培养基质中,然后在密闭环境下发酵15~25d;待发酵完毕后,过滤得到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与蛋白胨、葡萄糖、硫酸铵按照质量比1:10~30‰:8~15‰:5~10‰混合均匀后制备得到发酵助剂;
步骤二:原料预处理
对果蔬原料进行人工挑选,挑选出发黄、腐烂部分;然后对原料进行清洗、杀菌后采用粉碎装置进行粉碎;果蔬具体可为滞销果蔬,利用滞销的果蔬作为原料进行环保酵素的制备,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民果蔬滞销的问题,对经济效益有较佳的推动作用;
步骤三:环保酵素的制备
将预处理后的果蔬原料与黑糖、水按照质量比3~5:1~2:8~15的比例混合后,再调节pH至4~5得到酸性混合物;然后再向酸性混合物中加入适量发酵助剂后密封发酵30~35d得到环保酵素。
进一步地,步骤二所述原料果蔬原料能够替换为餐余鲜垃圾;将厨余果蔬垃圾作为环保酵素原料的厨余鲜垃圾进行集中后制备环保酵素能够有效地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常州市武进区环境监测站;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4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