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5762.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2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支涛;安吉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B25J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李飞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径 规划 方法 装置 机器人 | ||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环境的场景地图,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用于表征像素点与第一目标点的最小加权距离,第一目标点位于场景地图中;根据偏转角度,以及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获取第一目标点与第二目标点之间的偏转路径,作为机器人的靠边行驶路线。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能够实现机器人的靠边行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按照最短路径行驶的方案而言,更符合人们的常规行驶规则,因此,不会对周围其他人的正常行驶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背景技术
机器人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能够应用于服务业、生产业、建筑业,以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现有技术中,在确定机器人的源点和终点之后,通常是获取源点和终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作为机器人的行驶路线,但机器人按照该行驶路线行径时,由于不符合人们的常规行驶规则(例如,行人靠右或行人靠左),因此,往往会影响周围其他人的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径规划方法、装置及机器人,以解决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径规划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环境的场景地图,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用于表征像素点与第一目标点的最小加权距离,第一目标点位于场景地图中;
根据偏转角度,以及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获取第一目标点与第二目标点之间的偏转路径,作为机器人的靠边行驶路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环境的场景地图,而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用于表征像素点与第一目标点的最小加权距离,第一目标点位于场景地图中,再根据偏转角度,以及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获取第一目标点与第二目标点之间的偏转路径,作为机器人的靠边行驶路线,如此,机器人便能够实现靠边行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机器人按照最短路径行驶的方案而言,更符合人们的常规行驶规则,因此,不会对周围其他人的正常行驶产生影响。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获取目标环境的场景地图,包括:
获取目标环境的场景图像,场景图像中包括用于表征目标环境中障碍物的障碍区域;
针对场景图像中的每个像素点,根据像素点与障碍区域的最小空间距离,设置像素点的加权宽度;
结合场景图像中,至少部分其他像素点的加权宽度,获取像素点与第一目标点的最小加权距离;
根据场景图像中,每个像素点与第一目标点的最小加权距离,计算像素点的像素值,以获得目标环境的场景地图。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根据偏转角度,以及场景地图中每个像素点的像素值,获取第一目标点与第二目标点之间的偏转路径,包括:
按照第二目标点到第一目标点的可行路径方向,以第二目标点为起始点,从多个特征点中选取与起始点像素值差值最小的特征点,作为原始路径点,多个特征点为起始点周围的其他像素点;
基于偏转角度对原始路径点作偏转处理,获得相对原始路径点更为靠近场景地图中,障碍区域的目标路径点,并将目标路径点作为新的起始点,继续获得下一目标路径点,以获得多个目标路径点;
连接多个目标路径点,获得第一目标点与第二目标点之间的偏转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5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