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46208.1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于英杰;郭宏杰;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73 | 分类号: | G01N21/73;G01N1/28;G01N1/4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定 不锈钢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测定方法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方法,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空白和难点。本发明为应用ICP‑AES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分解试料,高氯酸冒烟驱赶氟、同时加入盐酸与高价铬反应生成气态反应物挥发除去,然后利用ICP‑AES法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该方法准确、快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测定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一种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硅不锈钢是以铁镍铬为基体,含硅量在3.5%以上的一类金属材料,因具有优良的耐高温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硫酸工业。
铈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在高硅不锈钢中添加微量稀土元素(0.003%),可起到深度脱硫、脱氧,控制硫化物或其它非金属夹杂物形态以及细化晶粒,改善钢力学性能的作用。此外,稀土元素还有微合金化作用,使钢的组织和性能改善。然而,过量稀土将在晶界形成低熔点共晶,不仅增加了钢的热裂敏感性,而且会降低钢的耐蚀性。因此,为了保证高硅不锈钢的性能,材料和钢铁工艺研究都需更加严格的控制稀土的添加量。
稀土元素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可见分光光度法、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以及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等。光度法仅能测定稀土总量,而且分析时间长,操作繁琐,效率较低;XRF是稀土分量测定的一种重要手段,适用于固体块样的测定,但对样品的直径和厚度均有严格要求,同时XRF方法中稀土元素的谱线不灵敏,目前主要应用于稀土元素含量0.01%的测定,而且缺乏国家标准物质也限制了其在稀土测定领域的应用。
ICP-AES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准确快速、线性范围宽等特点,近年来采用该法测定金属、半导体材料、生物、环境等不同基体样品中的稀土元素已有报道。但未见ICP-AES法测定高硅不锈钢中稀土含量的报道。对于钢铁样品,多采用酸溶法对样品进行溶解,然后用ICP-AES进行检测。然而,对于高硅不锈钢而言,稀土元素是较难测定的元素,其原因在于:1)溶样时,高硅不锈钢由于硅含量较高,在溶解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氢氟酸,而氢氟酸易与稀土元素,尤其是轻稀土元素反应生成难溶化合物,导致铈的测定结果偏低;2)高硅不锈钢中铁、镍、铬含量较高,ICP-AES谱线库推荐的铈的分析谱线均受到上述元素光谱干扰,且干扰不易消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方法,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空白和难点,该方法准确、快速,应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结果满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分解试料,高氯酸冒烟驱赶氟、同时加入盐酸与高价铬反应生成气态反应物挥发除去,然后利用ICP-AES法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步骤一:采用盐酸-硝酸-氢氟酸分解高硅不锈钢试样,再通过加高氯酸加热至冒烟去除氟,滴加盐酸挥除铬;
步骤二:制备标准曲线系列溶液;
步骤三:利用ICP-AES法测定高硅不锈钢中铈含量。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分解高硅不锈钢试样的方法为:准确称取0.2000g高硅不锈钢试样于100mL聚四氟乙烯烧杯中,依次加入6mL盐酸,2mL硝酸,1mL氢氟酸,在电热板上微热至试料完全溶解。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去除氟及挥除铬的方法为:待试样完全溶解后,从电热板上取下稍冷,加入5mL高氯酸,将电炉电压调制200V,加热冒高氯酸烟,同时滴加盐酸进行挥铬,直至黄烟基本赶净;稍冷,吹少量水溶解盐类,移入5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制得待测试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62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