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7052.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6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杨跞;周飞;许楠;李法设;陈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新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95 | 代理人: | 徐红岗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程序 系统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在速标定的过程中,不需要识别机器人的基坐标系,即不用测量或校准机器人的位姿与标定设备之间的坐标关系,整个过程简单快速,除标定设备自身,无需额外的仪器测量。并且,本发明能够可采用机器人编程自动运行,根据计算可自动适应各工位之间由于加工装配造成机器人与工件作业点之间的坐标差异,标定程序运行过程中可无需人工介入,避免人工误差提高精度,减小人员消耗,也提高整个实施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实际工程应用场合中,常常存在多个相同的工位。每个工位上采用相同的机器人都在做一样的作业程序。从理论上考虑,各个工位和机器人之间尺寸与坐标关系都是一样的,因此为提高编程和调试程序效率,可以使用程序复用的方法,即第一个工位调试结束后,其他工位都不需要再进行调试。实际工程应用中,把程序从一个工位的机器人复制进另一个工位的机器人上,然后需要人工再重新手动示教精调作业点,才能实现作业。这是由于机器人本身出厂的精度一致性不好,以及因制造、加工、装配的精度原因,导致各个工位中机器人与作业点之间实际位姿关系有较大差异,能达到2mm-10mm以上不等。这样随着工位的增多,程序复用还需要大量的资源接入进行微调工作,效率低下。现也有少部分人在离线编程和程序复用中,采用标定机器人基坐标系与工件坐标系的方式来获取机器人与工件作业点之间关系,然后再通过机器人的运动学控制机器人进行作业。此过程中,工件标定过程比较复杂,还需要基于机器人基坐标系,所以整个标定过程在实际使用中比较耗时,不方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单快速并且准确高效的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包括机器人、激光测距对齐装置、工装和工件(5);
所述激光测距对齐装置包括XOY平面、XOZ平面、YOZ平面三个正交平面上,XOY平面设置3个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XOZ平面设置2个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YOZ平面设置1个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所述激光测距对齐装置在三维测量坐标系下测量工装的平面与微型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值;
所述工装安装在机器人末端,所述工装包括若干正交平面,所述工装(3)的正交平面可示教到述激光测距对齐装置的6个激光测距传感器上,从而测出激光测距传感器距离所述工装的平面的距离值;
所述机器人在作业过程中复用基于公共作业点到实际作业点的机器人运动程序。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包多个自由度。
优选的,包括坐标系O、坐标系A、坐标系B、坐标系C、坐标系D,其中,坐标系O为机器人的基座坐标系,坐标系A为机器人末端的坐标系,坐标系B为机器人末端工装的坐标系,坐标系C为公共对齐作业点即激光器对齐装置的坐标系,坐标系D为实际作业点的坐标系。
一种应用于上述的机器人程序复用系统进行机器人程序复用方法包括:
标定公共作业点;
复制机器人运动程序。
优选的,所述标定公共作业点包括:将机器人末端增加为公共作业点标定的工装;
将机器人末端工装手动示教到公共作业点,记录公共作业点的第一对齐数据;
自动运行公共作业点标定程序时,直接运行手动示教的点位,再次记录公共作业点的第二对齐数据;
根据自动运行公共作业点的数据1和自动运行公共作业点标定程序的第二对齐数据,计算出误差;
将误差补偿到自动运动公共作业点后,自动运行实际作业点程序的点位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未经中科新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0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