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447408.9 申请日: 2020-05-25
公开(公告)号: CN111579764B 公开(公告)日: 2021-09-21
发明(设计)人: 邱静;张崴;贾琪;王北南;钱永忠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主分类号: G01N33/50 分类号: G01N33/50;G06F30/20
代理公司: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代理人: 王焕
地址: 10000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多氯联苯 及其 代谢物 毒性 差异 评价 模型 构建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以受试物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和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总和作为评价受试物毒性差异的指标,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毒性评价指标,并针对每项毒性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或多个评价项目;

(b)针对每个评价项目,设定一个或多个毒性判断指标;

(c)将受试物暴露于斑马鱼胚胎并根据各毒性判断指标获得对应的检测结果;

(d)将各毒性判断指标对应的检测结果进行量化;

(e)通过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和各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总和评价各受试物的毒性差异;

所述毒性评价指标包括致死毒性评价、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发育毒性评价和神经毒性评价;

所述代谢物包含多氯联苯羟基代谢物、多氯联苯甲氧基代谢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致死毒性评价的评价项目为120 hLC50,判断指标为x≤1mg/L、1mg/L<x≤10mg/L和10mg/L<x≤100mg/L;

所述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为120 h LC50/MNLC,判断指标为x<10和x>10;

所述发育毒性评价的评价项目包括以下方面的发育异常:心脏;脑部;耳;下颌;眼;肝脏;肠道;躯干或尾或脊索;肌肉或体节;尾鳍;循环系统;体长;身体是否着色;身体是否水肿和是否出血;

将各毒性判断指标对应的检测结果进行量化的方法为:

致死毒性评价判断指标在x≤1mg/L、1mg/L<x≤10mg/L和10mg/L<x≤100mg/L的范围内分别对应3、2、1分;

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判断指标在x<10和x>10的范围内分别对应1和2分;

发育神经毒性评价项目中各判断指标的发生率0、0-50%以及50%-100%分别对应0、1和2分;

神经毒性评价的判断指标无影响、有影响但p>0.05、有影响且p<0.05、有影响且p<0.01、有影响且p<0.001分别对应0、1、2、3和4分;

所述神经毒性评价的评价项目包括120 h LC10浓度下的运动功能和活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评价项目为心脏时,判断指标为心包水肿、无心房心室;

当评价项目为脑部时,判断指标为变性、变小和不规则;

当评价项目为耳时,判断指标为变小;

当评价项目为下颌时,判断指标为缺失和畸形;

当评价项目为眼时,判断指标为变小、畸形和色素减少;

当评价项目为肝脏时,判断指标为缺失、变性、变大、变小和卵黄囊吸收延迟;

当评价项目为肠道时,判断指标为内腔缺失、褶皱缺失、大小异常和内腔颜色异常;

当评价项目为躯干或尾或脊索时,判断指标为出现弯曲变形;

当评价项目为肌肉或体节时,判断指标为褶皱或纹理紊乱;

当评价项目为尾鳍时,判断指标为缺失、变小和鳍褶畸形;

当评价项目为循环系统时,判断指标为血流过快、血流过慢和循环缺失;

当评价项目为体长时,判断指标为体长变短;

当评价项目为身体是否着色时,判断指标为身体着色;

当评价指标为身体是否水肿时,判断指标为身体水肿;

当评价指标为是否出血时,判断指标为出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致死毒性评价中,死亡的判定方法包括受精卵凝结、体节形成缺乏、尾部未脱离、无心跳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育毒性评价和神经毒性评价中将1/9MNLC、1/3MNLC、MNLC和LC10的浓度值作为发育异常指标和神经行为异常指标的使用浓度;所述致死毒性评价和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中,rac-PCB95的暴露浓度设置为6、9、13、20、30和45 μg/mL;4-OH-PCB95的暴露浓度设置为0.9、1.2、1.5、2和2.6 μg/mL;4-MeO-PCB95的暴露浓度设置为18、24、31、40和52 μg/mL。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