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7408.9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邱静;张崴;贾琪;王北南;钱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0 | 分类号: | G01N33/5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氯联苯 及其 代谢物 毒性 差异 评价 模型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涉及毒理学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以受试物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和/或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总和作为评价受试物毒性差异的指标。本发明能够快速、简单高效地进行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毒理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已有在水体、土壤和生物体内检出的报道。PCBs是一种工业化学品,早前在全球处于大规模生产状态,直到1920年被禁止商业生产。PCBs对生物的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造成严重的破坏,其在生物体内积累或产生不同形式代谢物,仍具有一定程度的蓄积性、氧化损伤效应以及潜在的激素干扰效应,成为环境和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热点。多氯联苯的代谢产物主要有羟基、甲氧基、甲磺基类,其中羟基代谢物为主要产物。
目前对于PCBs及其代谢物的检测多集中于仪器方法,但是仪器检测不能直观表示生理毒性现象;对PCBs及其代谢物毒性的研究仅在部分植物、小鼠和蚯蚓开展,对斑马鱼胚胎仅有发育毒性和代谢变化方面的研究报道。
现有技术中对PCBs及其代谢物进行毒理学研究和毒性预测的报道鲜有,同时缺乏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对斑马鱼胚胎不同方面的毒性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鉴于此,该发明拟提供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斑马鱼胚胎对毒物反应的敏感性,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复合毒性评价模型,为PCBs及其代谢物的毒理学研究和毒性预测提供高效、简单的新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毒性差异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所述方法以受试物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和/或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总和作为评价受试物毒性差异的指标,包括以下步骤:
(a)确定毒性评价指标,并针对每项毒性评价指标设立一项或多项评价项目;
(b)针对每个评价项目,建立一个或多个毒性判断指标;
(c)将受试物暴露于斑马鱼胚胎并测定各项毒性判断指标的数值;
(d)将各毒性判断指标对应的检测结果进行量化;
(e)通过不同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和/或各评价指标的量化检测结果总和评价各受试物的毒性差异;
所述毒性评价指标包括致死毒性评价、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发育毒性评价和神经毒性评价;
所述代谢物包含多氯联苯羟基代谢物、多氯联苯甲氧基代谢物中的一种或两种。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中,受试物是指可用于本申请的评价模型构建方法使用的多氯联苯及其代谢物。
所述致死毒性评价的评价项目为48h LC50、96h LC50或120h LC50,判断指标为x≤1mg/L、1mg/L<x≤10mg/L和10mg/L<x≤100mg/L。
所述亚致死毒性潜力评价的评价项目为48h LC50/MNLC、96h LC50/MNLC或120hLC50/MNLC,判断指标为x<10和x>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74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程始端缓冲的液压作动筒
- 下一篇:一种无硫无碳着色玻璃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