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印制脊间隙波导的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8107.8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1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乐;冉桔庆;王卫民;冯文杰;施永荣;于会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印制 间隙 波导 滤波器 | ||
1.一种基于印制脊间隙波导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层(113)、介质基板(114)、空气层板(115)和平行金属板(116);其中:
所述介质基板(114)包括滤波器微带线结构(117)和蘑菇床阵列(118),所述蘑菇床阵列(118)包括多个金属单元(121),每个金属单元(121)包括一个金属贴片和位于金属贴片下方与金属贴片相连的金属通孔(130),所述金属单元(121)包括的金属通孔(130)与所述接地层(113)相连,所述介质基板(114)位于所述接地层(113)和所述空气层板(115)之间;
所述接地层(113)包括输入端口(111)和输出端口(112),所述输入端口(111)通过穿过所述介质基板(114)的馈电导体与所述平行金属板(116)相连,所述输出端口(112)通过穿过所述介质基板(114)的馈电导体与所述平行金属板(116)相连;
所述空气层板(115)为具有预设形状通孔的基板,所述空气层板(115)位于所述平行金属板(116)和所述介质基板(114)之间;
所述蘑菇床阵列(118)与所述平行金属板(116)之间的介质为空气,所述蘑菇床阵列(118)与所述平行金属板(116)之间的距离小于待过滤电磁波的四分之一波长;
所述蘑菇床阵列(118)位于所述滤波器微带线结构(117)的周围,所述蘑菇床阵列(118)包括的相邻的每两个金属单元(121)之间距离相同;
所述滤波器微带线结构(117)包括:同轴到脊线过渡线、开路耦合线和阶梯阻抗开路枝节,所述同轴到脊线过渡线与所述开路耦合线相连,所述开路耦合线与所述阶梯阻抗开路枝节相连;
所述同轴到脊线过渡线包括第一微带馈电线(124)和第二微带馈电线(125),所述开路耦合线包括第一开路耦合线(1261)和第二开路耦合线(1262),所述第一微带馈电线(124)与所述第一开路耦合线(1261)相连,所述第二微带馈电线(125)与所述第二开路耦合线(1262)相连;
所述阶梯阻抗开路枝节包括第一子枝节(127)、第二子枝节(128)和第三子枝节(129),所述第一子枝节(127)与所述第一开路耦合线(1261)以及所述第二开路耦合线(1262)相连;
所述第一子枝节(127)与所述第二子枝节(128)的阻抗不同,所述第二子枝节(128)和所述第三子枝节(129)的阻抗相同;
所述第二子枝节(128)和所述第三子枝节(129)所在直线与所述开路耦合线所在直线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馈电线(124)和第二微带馈电线(125)包括与接地层(113)相连的金属通孔(1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馈电线(124)包括的相邻的两个金属通孔(13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蘑菇床阵列(118)包括的相邻的两个金属单元(121)之间距离相同,所述第二微带馈电线(125)包括的相邻的两个金属通孔(131)之间的距离与所述蘑菇床阵列(118)包括的相邻的两个金属单元(121)之间距离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枝节(127)包括与接地层(113)相连的金属通孔(1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810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