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深海固定式功能舱的安装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49071.5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00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徐蒙;吴宪;赵远辉;郭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B73/20 | 分类号: | B63B7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深海 固定 功能 安装 辅助 装置 | ||
1.一种用于深海固定式功能舱的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部辅助模块(1)和下部辅助模块(5),所述上部辅助模块(1)通过若干根配重体撑杆(4)安装于所述下部辅助模块(5)上方,环形托架(3)通过若干根托架撑杆(2)安装于所述上部辅助模块(1)下方,所述环形托架(3)由若干个形状相同的托架组件(301)环向拼接形成;
所述上部辅助模块(1)的结构为:包括上配重体(101),所述上配重体(101)为环形柱状结构,上配重体(101)的内壁面为弧面结构,沿上配重体(101)的内壁面下边缘设置上限位套(102),所述上限位套(102)为薄壁筒体,上限位套(102)的内壁面也为弧面结构,且上限位套(102)的内壁面与上配重体(101)的内壁面平滑过渡;
所述下部辅助模块(5)的结构为:包括下配重体(501),所述下配重体(501)也为环形柱状结构,下配重体(501)的内孔为柱状孔体,沿下配重体(501)的内孔上部孔口设置下限位套(502),所述下限位套(502)为与下配重体(501)内孔直径相同的柱状薄壁筒体;
所述托架组件(301)的结构为:包括弧形的条状架身(3011),所述条状架身(3011)的两端向下垂直弯折形成凸缘(3012),所述凸缘(3012)的中部开设锁止孔(3013),相邻条状架身(3011)的凸缘(3012)相互抵接,锁止机构(3014)穿过锁止孔(3013),使条状架身(3011)围合形成环形的托架主体,条状架身(3011)的中部内侧设有托板(3016),所述托板(3016)外侧的条状架身(3011)上设有合页结构(3017);
所述上配重体(101)的下表面一处安装蓄能器(7),所述蓄能器(7)通过若干根控制线(6)分别与各锁止机构(3014)连接,沿所述上配重体(101)的下表面周向均布若干个双锁扣组件(103),所述双锁扣组件(103)位于上限位套(102)的外侧,所述下配重体(501)的上表面上设置若干个单锁扣组件(503),所述单锁扣组件(503)位于下限位套(502)的外侧,且与双锁扣组件(103)外侧的上部锁扣(1032)位置相对应,所述配重体撑杆(4)的一端与双锁扣组件(103)配合,配重体撑杆(4)的另一端与单锁扣组件(503)配合,所述托架撑杆(2)的一端与双锁扣组件(103)配合,托架撑杆(2)的另一端与合页结构(3017)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海固定式功能舱的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锁扣组件(103)包括双锁扣安装块(1031),所述双锁扣安装块(1031)的上表面与上配重体(101)的下表面固接,双锁扣安装块(1031)的下表面间隔固接两个拱形的上部锁扣(1032),各上部锁扣(1032)与双锁扣安装块(1031)的下表面垂直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深海固定式功能舱的安装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锁扣组件(503)包括单锁扣安装块(5031),所述单锁扣安装块(5031)的下表面与下配重体(501)的上表面固接,所述单锁扣安装块(5031)的上表面固接下部锁扣(5032),各下部锁扣(5032)与对应的上部锁扣(1032)平行设置;
上部锁扣(1032)与下部锁扣(5032)的形状相同,且上部锁扣(1032)和下部锁扣(5032)的中部均开设供锁合销(10)穿过的通孔;所述配重体撑杆(4)包括条状的第一杆身(402),所述第一杆身(40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块(401),各第一连接块(401)的中部开设用于嵌接上部锁扣(1032)和下部锁扣(5032)的第一方槽(403);
配重体撑杆(4)的一端与双锁扣组件(103)外侧的上部锁扣(1032)配合,并通过锁合销(10)与上部锁扣(1032)铰接,配重体撑杆(4)的另一端与下部锁扣(5032)配合,并通过锁合销(10)与下部锁扣(5032)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907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