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截面汽车车架内外纵梁一体件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1939.5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4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元;高小峰;杨睿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先驰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26 | 分类号: | B21D28/26;B21D37/10;B21D43/00;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截面 汽车 车架 内外 一体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截面汽车车架内外纵梁一体件的加工方法,步骤为:A.先通过平面数控冲孔实现在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上预设各类孔系;B.将带有各类孔系的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按正反面摆放,再将内纵梁片料放置于外纵梁片料上,通过定位基准孔采用插销定位,对正内纵梁片料和外纵梁片料腹面所有孔系;C.通过设置在内纵梁片料上的塞焊孔,将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进行粘接焊合成一体的纵梁合件;D.采用模具冲压,通过设置在模具上的定位销对纵梁合件片料上的定位基准孔定位,实现双料叠压冲压成形。本发明取消原工艺套钻孔工序,通过内、外纵梁片料以孔定位、叠合塞焊粘接、双料模具冲压成形,提升车架制作效率,解决了套钻孔工序的瓶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架的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汽车车架内外纵梁一体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及车架总成加工企业,车架纵梁的生产工艺和加工过程,对整个节拍控制起确定性作用。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
现有车架纵梁加工过程中,车架纵梁套钻孔生产作业是先将成形的内、外纵梁镶合,在内梁上布孔塞焊使镶合梁贴合面紧固,再采用摇臂钻床手工钻孔,以外纵梁孔为基准,实现纵梁上下翼面、腹面装配用孔的生成;再将钻完孔的纵梁转入下道工序,对钻孔后的毛刺进行全面的打磨或将工件翻转到口部朝上再分别对已套钻孔进行扩孔倒角去毛刺的工艺。该加工过程中由于套钻孔工序作业时长,直接影响车架纵梁的生产节拍和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变截面汽车车架内外纵梁一体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改变现有的“→内纵梁、外纵梁分别成形→合梁→套钻孔→扩孔倒角去毛刺”加工顺序,避免现有加工顺序导致的上述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变截面汽车车架内外纵梁一体件的加工方法,包括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步骤为:
A. 先通过平面数控冲孔实现在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上预设各类孔系;
B. 将带有各类孔系的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按正反面摆放,再将内纵梁片料放置于外纵梁片料的表面,通过对其预设的定位基准孔采用插销定位,即可对正内纵梁片料和外纵梁片料腹面所有孔系;
C.通过设置在内纵梁片料上的塞焊孔,将内纵梁片料、外纵梁片料进行粘接焊合成一体的纵梁合件;
D.采用模具冲压,通过设置在模具上的定位销对纵梁合件片料上的定位基准孔定位,实现步骤C中的纵梁合件双料叠压冲压成形。
作为优选,模具冲压采用大吨位大台面压机,并设置相适应的模具。
作为优选,所述模具的上模工艺尺寸通过内梁开档确定,下模的工艺尺寸通过外梁开档确定,定位销设置在上模的底部;上模还设置有成形圆角,成形圆角的半径小于内纵梁片料的厚度,可以保证冲压过程,内纵梁与外纵梁冲压弯折部的贴合面符合工艺要求,使内、外纵梁上的孔保持相对应状态。
有益效果:本发明把实现孔后的内、外纵梁片料叠合(塞焊粘接)→模具成形(孔定位、双料叠压)→转序(可直接车架装配),取消了原工序中的套钻孔工序,通过实现内、外纵梁片料以孔定位叠合塞焊粘接为一体零件,再进行双料模具冲压成形,提升车架制作效率,解决了套钻孔工序瓶颈,缓和车间因工序集中作业时长、工效低的问题。
改进前后的对比效果如下:
1、效率对比:改进后取消了套孔、打磨(原8名钻工单班产能40台、1名打磨工单班产能15台),合梁与片料叠合工效等同,效率提高了2.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先驰交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先驰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19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