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2289.6 | 申请日: | 2020-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7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殷晓峰;黄晓东;张惠;田福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殷晓峰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17/00;G06V10/25;G06V10/26;G16H50/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形状 进行 骨骼 细分 骨折 区域 识别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自动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CT或MRI数据;根据骨组织在CT或MRI图像中的窗宽窗位信息进行灰度分割;对于各层分割出来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把三维重建的图像利用连接性算法分成多个相连的粗骨块;对每个粗骨块计算其形状,利用其形状将每个粗骨块分割成多个细分骨块。根据细分骨块的结果来判定骨折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计算机辅助医学诊断,即计算机辅助检测,是指通过影像学、医学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其他可能的生理、生化手段,结合计算机的分析计算,辅助发现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CAD技术在一些医疗发达国家的相应领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涉及医学影像学的领域。实践证明,CAD在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促进作用。
骨骼·分离技术在骨折识别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骨骼分离技术可以把较大块或者完全分离的骨骼区分开,但对于较小的骨块,缝隙较小的骨相连部分或者隐形骨折的区分效果差,从而不能协助医生发现已存在的骨折区域,不能快速地减轻医生负担。
本专利根据骨头的天然形状,提供了基于形状参数的骨骼细分方法的步骤。该方法可以分离缝隙较小的相连骨组织,从而自动发现一些形状特殊的部分,并将其边界标记成骨折的可能性区域,提醒医生进行相关分析。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方法,包括:
S1、获取CT或MRI数据;
S2、根据骨组织在CT或MRI图像中的窗宽窗位信息进行灰度分割;
S3、对于各层分割出来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
S4、把三维重建的图像利用连接性算法分成多个相连的粗骨块;
S5、对每个粗骨块计算其形状,利用其形状将每个粗骨块分割成多个细分骨块。
S6、根据细分骨块的结果来判定骨折区域。
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
利用窗口技术对CT或MRI图像进行处理,通过指定的窗宽窗位信息,将图像中感兴趣范围内的像素进行调整,以放大和增强所放大灰度范围内不同灰度之间黑白程度的对比;
基于上述的灰度图像进行分割,产生多个图像区域;
窗宽窗位阈值可以自行调整。
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对于各层分割出来的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形成三维图像。
优选地,步骤S4,具体包括:利用连接性算法将三维重建后的图像分割成多个相连的粗骨块。
优选地,步骤S5,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骨块进行空隙填充,补全骨骼内部空隙部分;
对骨块内部的每个像素点计算到边界的距离,找到其对应的局域最小值;
具有相同局域最小值的像素点归类为同一个细分骨块,从而将每个粗骨块分割成多个细分骨块。
细分参数用于控制像素点到边界的最低差值,该参数可以进行自行调整。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进行骨骼细分的骨折区域识别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CT或MRI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殷晓峰,未经殷晓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