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分类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2497.6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6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华;王叶民;余镇;樊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E02B15/10;A01D34/66;A01D34/7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垃圾 收集 分类 | ||
1.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收集分类车,包括漂浮装置、垃圾传送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车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陆两栖轮、垃圾筛选装置、垃圾分类装置、不可回收垃圾回收箱和可回收垃圾回收箱;车体前后各设置两个水陆两栖轮;所述的车体开设有四个水陆两栖轮回收槽,靠近每个水陆两栖轮回收槽位置设有一个水陆两栖轮;车体两侧固定有数量相等的漂浮装置;所述的水陆两栖轮包括伸缩杆一、连杆一、连杆二、连杆三、连杆四、连杆五、桨叶底座、桨叶、丝杆、电机一和滑块一;所述的伸缩杆一底端与车体焊接,顶端与连杆一一端铰接;连杆一中部与连杆五中部的第一铰接位铰接,另一端与连杆三一端及连杆四一端通过同一铰接轴铰接;所述的连杆二由铰接在一起的上杆段和下杆段组成;连杆三另一端与连杆二的上杆段底端铰接,连杆四另一端与连杆二的下杆段顶端铰接;连杆二的上杆段顶端与车体铰接,连杆二的下杆段底端与连杆五中部的第二铰接位铰接,连杆五顶端与车体铰接;电机一设有2~4个,电机一的底座固定在车轮的轮辐上;电机一的输出轴与丝杆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杆与滑块一构成螺旋副;桨叶底座与各滑块一均固定,三片以上桨叶沿周向均布固定在桨叶底座上;桨叶顶部与车轮的轮胎开设的滑道构成滑动副;前面两个水陆两栖轮的连杆五底端与一根车轴两端分别固定,后面两个水陆两栖轮的连杆五底端与另一根车轴两端分别固定;各水陆两栖轮的每片桨叶底部均有车轴端部对应的一个滑道构成滑动副;
所述的垃圾收集装置包括伸缩杆二、连杆六、连杆七、连杆八、连杆九、连杆十、连杆十一、曲柄、滚轮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一、滑块二和切割刀片;两根伸缩杆二一端与两根连杆六一端分别铰接,两根连杆六另一端均与连杆十一中部铰接;连杆十一顶端与刀座固定;所述的滚轮一铰接在刀座底部,并由滚轮电机驱动;滚轮一上固定有沿周向均布的若干弹性片;刀座前端固定有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一;两个曲柄一端均与底座铰接,且由两个旋转电机分别驱动;两个曲柄另一端与两根连杆十一端分别铰接;两根连杆十另一端与两根连杆九一端分别铰接,两根连杆九另一端与两根连杆八一端分别固定;两根连杆八与两个滑块二分别构成滑动副;两根连杆七顶端与两个滑块二分别铰接,底端均固定有切割刀片;所述的切割刀片自带动力源;两根连杆七中部与刀座上竖直设置的两个限位槽分别构成滑动副;
所述的垃圾传送装置包括带传动机构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二、伸缩杆三、长圆筒螺旋传送装置、波纹管和挡板一;垃圾收集装置的两根升缩杆二另一端与带传动机构一的机架两侧分别固定;垃圾收集装置的连杆十一底端与带传动机构一的机架两侧均铰接,且连杆十一底端的两根铰接轴同轴设置;垃圾收集装置的滚轮一设置在带传动机构一的输入端;带传动机构一的机架中部与车体前端铰接,后端与升缩杆三顶端铰接,升缩杆三底端固定在车体上;带传动机构一的机架前端固定有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二;所述的长圆筒螺旋传送装置由圆筒和绞龙组成;圆筒与车体固定;绞龙铰接在圆筒内,并由电机二驱动;所述的挡板一固定在带传动机构一的输出端;波纹管的一端固定在带传动机构一的输出端,并与带传动机构一的输出口连通;波纹管的另一端与圆筒底部开设的槽口连通;滑道板的输入端连通圆筒顶部开设的槽口;
所述的垃圾筛选装置包括箱体、超声波传感器、缓冲板、升缩杆四、转盘一、挡板二、转盘支架一、转盘支架二和电动门;箱体顶部的输入口连通滑道板的输出端,且箱体顶部固定有两个超声波传感器;箱体内部设有分隔板;所述的分隔板开设有与缓冲板形状一致的入料口;升缩杆四同轴设置在分隔板的入料口处,一端与箱体固定,另一端与缓冲板固定;所述缓冲板的外沿套置有橡胶圈;所述的转盘支架一和转盘支架二均固定在箱体内,且转盘支架一设置在分隔板底部,转盘支架二设置在转盘支架一底部;转盘一与电机三的输出轴固定,电机三的底座固定在转盘支架一上;所述的转盘一上开设有筛孔,且转盘一底部固定有振动器;旋转输送盘与电机四的输出轴固定,电机四的底座固定在转盘支架二上;所述的挡板二固定在转盘支架一上,并位于转盘一上方;挡板三固定在转盘支架二上,并位于旋转输送盘上方;挡板二和挡板三分别设置在箱体侧部开设的对应一个输出口处,且箱体侧部的两个输出口处还设有电动门;
所述的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传输组件、滚轮组件、上输入轨道、下输入轨道、转盘二、转盘三、缓冲装置、转盘支架三、转盘支架四、上分类轨道和下分类轨道;上分类轨道和下分类轨道的输入端设置在箱体侧部的两个输出口处,且上分类轨道和下分类轨道上均设有缓冲装置;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叶轮和电机五;叶轮与电机五的输出轴固定;两个缓冲装置的电机五的底座分别与上分类轨道和下分类轨道固定,一个缓冲装置的叶轮设置在上分类轨道上方,另一个缓冲装置的叶轮设置在下分类轨道上方;上分类轨道和下分类轨道的输出端均设有传输组件;所述的传输组件包括视觉传感器、挡板四和带传动机构二;带传动机构二的机架与车体固定;所述的视觉传感器设置在带传动机构二的传动带输入端上方,并与带传动机构二的机架固定;所述的挡板四设置在带传动机构二的传动带中间位置上方,且一端与电机六的输出轴固定;电机六的底座固定在带传动机构二的机架上;不可回收垃圾回收箱开设的两个回收口与两个传输组件的带传动机构二输出端分别对齐设置;一个传输组件的带传动机构二的机架上位于挡板四位置处固定有上输入轨道,另一个传输组件的带传动机构二的机架上位于挡板四位置处固定有下输入轨道;转盘支架三和转盘支架四均固定在车体上,且转盘支架三设置在上输入轨道的输出端处,转盘支架四设置在下输入轨道的输出端处;转盘二与电机七的输出轴固定,电机七的底座固定在转盘支架四上,转盘三与电机八的输出轴固定,电机八的底座固定在转盘支架三上;转盘二和转盘三上均设有滚轮组件;所述的滚轮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若干个滚轮组;所述的滚轮组由滚轮安装轴和若干固定在滚轮安装轴上的滚轮二组成;相邻滚轮组的滚轮安装轴通过同步带传动机构连接;其中一个滚轮组的滚轮安装轴由驱动电机驱动;各滚轮二置于转盘二或转盘三开设的对应一个过孔位置处,且滚轮顶部高于过孔设置;n根阻挡杆沿周向均布,n≥3;阻挡杆与转盘支架三和转盘支架四均固定,且阻挡杆顶端高于转盘支架三;可回收垃圾回收箱置于转盘支架四下方;可回收垃圾回收箱设有n个分类区,每相邻两根阻挡杆之间的区域与一个分类区对齐;
所述的滚轮电机、旋转电机、电机一、电机二、电机三、电机四、电机五、电机六、电机七、电机八、伸缩杆一、伸缩杆二、伸缩杆三、驱动电机、切割刀片和振动器均由控制室内的控制器控制;红外测距传感器一、红外测距传感器二、超声波传感器和视觉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24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挤压式点胶针
- 下一篇:一种坦克履带拆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