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6100.0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11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大山隆文;辻冈俊夫;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2 |
代理公司: | 上海沪慧律师事务所 31311 | 代理人: | 朱九皋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动 自动 铆接 系统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包括用于将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输送至自动抓取机构的上料输送机构、用于从上料输送机构上自动抓取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并配合自动铆接机构对蹄铁和摩擦片自动铆接、然后将铆接后的蹄铁和摩擦片放置在下料输送机构上的自动抓取机构、用于配合自动抓取机构对蹄铁和摩擦片自动铆接的自动铆接机构和用于将由自动抓取机构放下的已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输送至下料处的下料输送机构,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连通自动抓取机构,自动抓取机构连通自动铆接机构和下料输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为上料输送机,上料输送机设有第一传送链,第一传送链上设有至少一个工装台,每个工装台上设有至少一个定位销;上料输送机还设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传送链由第一伺服电机控制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铆接机构为自动铆接机,自动铆接机上包括至少一个压头和用于为压头自动匹配铆钉的自动送铆钉装置,自动送铆钉装置连接压头。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输送机构为下料输送机,下料输送机设有第二传送链,第二传送链上设有至少一个放置台。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抓取机构为自动抓取机,自动抓取机包括自动抓取手和用于对自动抓取手调整角度和/或高度和/或位置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连接并控制自动抓取手从上料输送机的定位销上自动抓取蹄铁和摩擦片、配合自动铆接机的压头将蹄铁和摩擦片自动铆接并将铆接后的蹄铁和摩擦片放置在下料输送机的放置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链上等间距地设有18个工装台,每个工装台上设有4个定位销,定位销两两对应且并排排列;所述自动铆接机还设有气动或者油压装置和气力输送装置,自动铆接机的压头为2个,气动或者油压装置控制压头运行,自动送铆钉装置由气力输送装置控制自动为2个压头补充和匹配铆钉;所述第二传送链上设有等距离地18个放置台。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和下料输送机上设有检测开关。
8.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的使用方法,涉及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远离自动铆接机的上料输送机一端,将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放置在工装台上,蹄铁和摩擦片上对应的铆接孔与定位销一一对应;
第二步,由第一伺服电机控制的上料输送机将蹄铁和摩擦片输送至其另一端,上料输送机抓取处的检测开关检测到蹄铁和摩擦片之后,检测开关将信息反馈给自动抓取机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控制自动抓取手移动并从定位销上抓取蹄铁和摩擦片;
第三步,由自动抓取机的调节装置控制自动抓取手将蹄铁和摩擦片移至或调整角度后移至自动铆接机的压头正下方,再由压头对蹄铁和摩擦片进行自动铆接,自动送铆钉装置为压头自动补充和匹配铆钉;
第四步,由自动抓取机的调节装置控制自动抓取手将铆接后的蹄铁和摩擦片移至下料输送机一端的放置台上,由下料输送机将铆接后的蹄铁和摩擦片输送至远离自动铆接机的另一端,供下料。
9.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包括上料输送机构、自动抓取机构、自动铆接机构、下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输送机构连通自动抓取机构,自动抓取机构连通自动铆接机构和下料输送机构。
10.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的使用方法,涉及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一种制动蹄自动铆接系统,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将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放置在上料输送机构上,由上料输送机构将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输送至自动抓取机构;
第二步,自动抓取机构抓取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并配合自动铆接机构对待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进行自动铆接操作;
第三步,自动抓取机构将已铆接的蹄铁和摩擦片放置在下料输送机构上,由下料输送机构输送至下料处下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和衡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610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