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348.9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2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贾尚华;陶利;陈辉;蒋海里;韩建勇;陈冠良;黄超;何拥军;朱卫杰;徐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E21D11/08;E21D9/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薛琦;罗洋 |
地址: | 20043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间接 止水 装置 | ||
1.一种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所述顶管穿设于所述洞井的第一井壁,并与所述第一井壁的壁面之间形成所述接缝;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包括止水部件,所述止水部件包括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止水部件的所述第一密封面被密封地压设于所述顶管的表面,所述第二密封面被密封地压设于所述第一井壁的壁面,所述止水部件将所述接缝与外部隔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部件由至少两个止水单元围合构成,相邻的所述止水单元在对接处互相压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单元包括:
第一密封体,所述止水单元通过所述第一密封体与所述顶管密封;各所述第一密封体围合后产生所述第一密封面;和,
第二密封体,所述止水单元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体与所述第一井壁的壁面密封;所述第二密封体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体的端部;各所述第二密封体围合后产生所述第二密封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固接于所述第一保护层的端部,所述第一密封体被夹设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顶管之间,所述第二密封体被夹设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和所述第一井壁的壁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体与所述第一保护层粘接,所述第二密封体与所述第二保护层粘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还包括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的两端通过沿竖直方向安装的销轴分别连接洞井和所述止水单元,所述止水单元被所述支撑部件压设于所述顶管和所述第一井壁的壁面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止水单元还包括至少三个支撑部件第一连接座,所述支撑部件第一连接座沿所述止水单元的周向等间距布置,各所述支撑部件第一连接座到所述止水单元的端面的距离相同,所述支撑部件第一连接座与所述支撑部件一一对应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部件由两个所述止水单元构成,两个所述止水单元对应的所述支撑部件相对于顶管对称设置。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部件架体,所述支撑部件架体分别固接于所述洞井的第二井壁和第三井壁,所述支撑部件通过所述支撑部件架体连接所述洞井。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架体包括:
垫板,所述第二井壁和所述第三井壁的壁面上各设置一个所述垫板;和,
至少三个支撑部件第二连接座,固接于所述垫板,所述支撑部件通过销轴与所述支撑部件第二连接座一一对应连接。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位于所述支撑部件的上方和下方,并用于对所述支撑部件向上或向下的运动进行限位。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为千斤顶。
13.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顶管与洞井间接缝止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洞井为接收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3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石耐磨性实验仪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管的强度耐久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