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PTC发热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在电热膜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7765.3 | 申请日: | 2020-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7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新;俞大森;贺盼盼;刘秋红;谢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烯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52 | 分类号: | C09D11/52;C09D11/03;C09D11/107;C09D11/102;C09D11/106;H05B3/34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3 | 代理人: | 王明 |
地址: | 410152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青竹湖街道青***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ptc 发热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以及 电热 中的 应用 | ||
1.一种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
10%-40%的骨架连接料、5%-20%的有机相变材料、1%-20%的石墨烯复合导电填料、1%-10%的助剂和余量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连接料采用丙烯酸树脂、酚醛改性萜烯树脂、聚氨酯、聚酯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变材料采用熔点为40-80℃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相变蜡、月桂酸、硬脂酸、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填料采用石墨烯和石墨粉、导电碳粉、碳纳米管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剂、消泡剂和流平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采用酮类、醚类、酯类、醇类、碳氢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混料:将所述溶剂加入到研磨分散一体机料筒中,加入分散剂、流平剂,然后加入骨架连接料、有机相变材料,以1000-1500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利用摩擦产生的热量和溶剂的溶解作用使材料溶解并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导电填料,先以100-500r/min的转速搅拌均匀,然后以1000-1500r/min的转速快速搅拌剪切;
步骤S2、研磨:将步骤S1中的混合料转移至三轴辊压机反复研磨,研磨过程中用刮板细度仪测试细度,直至细度≤5μm停止研磨;
步骤S3、调整粘度:向研磨后的混合料中加入适量溶剂,调整粘度至20000cps,并加入适量消泡剂得到发热油墨。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在电热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油墨以电晕处理过的镀铝绝缘PET为基材,通过丝网印刷或凹版印刷在基材上,形成特定电路,印刷厚度为12μ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在电热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由镀铝绝缘PET基材、PTC发热油墨层、导电银浆层、铜箔载流条、带胶PET层、接线端子、绝缘PVC封套组成,所述PVC封套由高周波机进行封边,封边包括2-5层密封线,具有IPX7防水等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PTC发热油墨在电热膜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膜接入智能温控系统,所述智能温控系统与温控APP无线连接,进行分时分区远程操控,及时进行温度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烯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烯源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77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