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8524.0 | 申请日: | 2018-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8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杜瑞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2 | 分类号: | A22C25/02;A22C25/00;A22C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薛晓军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清池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 工用 鲫鱼 压平 深度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及方法,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设置有缓存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中部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分离箱,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废水箱,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整平装置,该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采用先压平在进行去除鱼鳞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对体积相对较小的鱼类进行处理,同时去除鱼鳞方式使得鱼身有鳞片的位置全部暴露,提高了去鳞片工作效率的同时还保证了去鳞片的工作质量,整平装置在进行挤压固定鱼身的时候,给与鱼身施加一定程度的压力,一方面能够将鱼肉挤压的更加紧实,另一方面还以将鱼骨和与此进行碾断,增加产品口感。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6月28日,申请号为CN201810686504.1的发明名称为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鱼肉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相对脂肪含量较少,而且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是人们钟爱的一种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对鱼类的食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捕捉到的鱼也是大小不一,在进行鱼类加工的时候,需要对鱼鳞进行刮取,在鱼食品加工行业中,大鱼的鱼鳞去除相对较为简单方便,小鱼干以及其他食品中所采用的较小鱼类,由于其体积较小,在进行去鱼鳞的时候就相对较为不方便,特别是真空包装的食品中,鱼鳞去除不干净的话便会出现商品质量问题。
如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刮鱼鳞机”(专利号:CN102986816B),该专利中包括鱼箱、鱼身翻转调节机构和鳞刷驱动机构,先由人工固体鱼体,将整个钩子放进鱼嘴并使构尖刺穿下颚伸出,将鱼头钩住锁定,鱼身平放在仿鱼形鱼体固定板上,鱼尾通过鱼尾夹子固定住尾部,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该专利所公开的设备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是需要人工将与进行固定和拿取,相比较于传统人工操作变得繁琐,而且整个流程中人工操作步骤较多,鱼腥味还是极其容易沾染到人体上,并且对于食品加工来说,对鱼类处理的效率还是相对较为低下,并且该设备对于体积较小的鱼类不方便进行操作。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鱼鳞处理机”(专利号:CN106889163A),该专利中处理机包括机架、传动电机、传动架、转鼓和转鼓电机,作时,鱼体上的鱼鳞通过各除鳞辊之间的配合,以及各除鳞辊与转鼓内壁上的除鳞齿的配合得以除去,该专利虽然能够很好的对鱼鳞进行处理,但是在鱼的腹部以及鱼鳍处的处理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并不能够完全去除干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解决了鱼产品加工鱼鳞处理不够彻底且自动化程度不够高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食品加工用小鲫鱼压平深度去鳞设备,包括加工箱,所述加工箱的顶部设置有缓存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中部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分离箱,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废水箱,所述加工箱内腔的中部设置有整平装置。
优选的,所述缓存装置包括缓存箱,所述缓存箱的底部搭接在加工箱的顶部,所述缓存箱底部中部的正面设置有分料管,所述分料管正面的中部贯穿连接有分料轴,所述分料轴位于分料管内腔的部分套接有分料盘,所述分料管的底部贯穿加工箱并延伸至加工箱的内腔,所述分料管的左侧设置有引流装置,所述分料轴外侧的正面套接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外侧套接有皮带,所述分料盘的外侧等距离开设有缓存槽。
优选的,所述缓存槽为鱼形槽,所述缓存槽的长度为-cm,所述缓存槽开设有刀片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久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5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2-氨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用途
- 下一篇:一种厌氧发酵桑叶茶生产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