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及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58664.8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05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影;刘哲;申力涛;高国刚;刘瑞斌;罗云松;张大卫;王富强;刘鹏;潘会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19/08;C04B26/14;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08 | 代理人: | 易卫 |
地址: | 030032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撞墙 防护 修复 系统 材料 | ||
1.一种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是在桥梁防撞墙的混凝土支撑体外,由内向外依次设置固化层、偶联层、弹性缓冲层、反光涂层、环氧保护层;所述的弹性缓冲层的底部与路面连接,并且在接近路面处向下凹陷形成排水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凝土支撑体的厚度为20-40cm,高度为60-80cm,材料为普通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化层的厚度为30-50μm,材料为锂基硅酸盐混凝土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层的厚度为30-50μm,材料为硅烷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层的厚度为10-20cm,所用材料是由质量比为100-200: 80-90:24-30的A、B、C三组分组成;
所述A组分按质量份计的配方为:粉煤灰2-3份,硅灰2-3份,TPU弹性体3份,自修复微胶囊1.8份,碳纤维废丝0.2份;
所述B组分按质量份计的配方是:环氧树脂6.7-7.7份,稀释剂1份,增韧剂1-2份,触变剂0.1份,消泡剂0.1份;
所述C组分按质量份计的配方是:固化剂9.8份,固化促进剂0.1份,偶联剂0.1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槽的宽度为8-15cm,深度为8-15c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层所用的材料中,B组分中的环氧树脂为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增韧剂采用NV605;环氧活性稀释剂为丙烯基缩水甘油醚;触变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消泡剂为BYK-066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桥梁防撞墙防护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缓冲层所用的材料中,C组分中的固化剂为改性脂肪胺类固化剂;固化促进剂为苯酚、双酚A、间苯二酚中的一种;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省交通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866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联合循环动力装置
- 下一篇:适用于公路隧道的智能可变标志系统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