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59644.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4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周俊;张华;华晓;徐拥华;黄炎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4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工业 机器人 伺服 驱动器 电磁 兼容性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包括设备组装,常温检测,高温检测,低温检测及数据汇总等五个步骤。本发明设通用性和可操作性强,数据检测精度高,可充对伺服驱动器在多种复杂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运行时进行仿真检测,仿真度高,检测数据获取便捷,从而在极大的降低检测作业成本和劳动强度的同时,有效的提高检测作业效率和检测精度,同时还有助于为伺服驱动设备产品后续研发及使用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属伺服驱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基于伺服驱动器和伺服驱动电机的电气驱动及拖动系统在众多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对伺服驱动器在实际运行时,由于使用环境差异性极大,一方面环境温度对伺服驱动器运行性能和使用寿命均存在极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伺服驱动器运行的环境中往往因为高压电网、高压电动机等设备运行而产生复杂的电磁干扰,从而导致伺服驱动器设备硬件和软件系统均造成严重的干扰,并造成影响伺服驱动器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而针对这一问题,当前尚无专业有效的用于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检测试验方法,从而极大的限制了当前伺服驱动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并严总影响了伺服驱动器设备研发技术的进步,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全新的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检测方法,以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工业机器人伺服驱动器电磁兼容性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设备组装,首先将至少两个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安装到检测设备上,并分别与至少一个伺服电动机相互电气连接,然后将伺服电动机和与其额定功率相匹配的负载相互连接,然后将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和试验伺服电动机均同时用密封防护罩进行包覆,并使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和试验伺服电动机共同位于同一个密闭空间内,然后在密闭空间内均布至少两个电磁辐射源,且各电磁辐射源均环绕各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均布;
第二步,常温检测,完成第一步作业后,首先通过辐照加热装置和制冷机组共同运行,将检测舱内温度调整到20℃—30℃,然后分别在环境湿度为20%—30%、40%—55%及60%—80%条件下分别进行检测作业,在进行检测时,首先由各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对空载状态、满载状态及堵转状态下的伺服电动机进行起停操作、最大转速操作,其中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最大转速操作时,驱动伺服电动机最大转速连续运行1—3小时,其中堵转状态下起停操作连续反复进行至少3次,且起停时间间隔为3—10秒,堵转条件下最大转速测试时,由伺服电动机和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中其中任意一个停止工作为止,在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进行驱动作业过中,各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对伺服电动机驱动状态均不相同,且在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驱动伺服电动机运行时,由各电磁辐射源对各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进行电磁辐射作业,且在检测同时,一方面由控制电路将采集到的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运行状态参数进行采集保存,并同时在显示器上显示,另一方面由示波器对待检测的伺服驱动器运行时的波形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衢州供电公司;衢州光明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赋腾科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