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787.0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0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伍科伟;伍龙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伍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7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6501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麒***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健胃 消食 功效 养生 配方 及其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包括山楂、鸡内金、紫苏、山药、砂仁、黄精、布渣叶、丁香、茴香,其还包括以下配置步骤:将山楂、鸡内金、紫苏、山药、砂仁、黄精、布渣叶、丁香和茴香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进行预加工,将预加工后得到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处理,然后加入水源进行加热煮沸处理,待温度降低后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将茶汁进行过滤处理,并且过滤后茶汁进行加水稀释,本发明中,通过使用的山楂、鸡内金、紫苏等多种药食同源的原料进行制备,从而可以有效的起到健胃消食的功效,在保证了便携的前提下,使得使用者便于吸收上述原材料中的有效成分,有利于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饮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保健茶既有茶味,又有轻微药味,具有保健治疗的作用,作为一种饮料,供人们饮用。保健茶首先在西方流行。目前,国内具有保健功能的茶叶有很多种,多以补中益气、排毒祛火、清肝明目、理气化痰等保健作用的保健茶为主,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各有千秋。尽管保健茶品种繁多,配方各异,但人们仍然希望增加保健茶的品种,使得该保健茶具能同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保健茶是指那些以自然无污染的茶为基料,强化某些营养成份,或根据中医理论,加入某些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天然食物,或经过安全性评价,具有滋补保健功能或特殊疗效成分中草药,经制作而成的成品,保健茶中所加入的成份必须是国家规定的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品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职业场上的激烈竞争,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人们在饮食这块不规律的现象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身心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这样对社会和家庭带来的不稳定、不和谐的潜在因素,人们在长期饮食不规律时,会出现不思饮食,嗳腐酸臭,脘腹胀满等消化不良的征兆,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包括山楂、鸡内金、紫苏、山药、砂仁、黄精、布渣叶、丁香、茴香、水和食品添加剂,山楂、鸡内金、紫苏、山药、砂仁、黄精、布渣叶、丁香和茴香的使用比例为山楂20-30重量份、鸡内金20-30重量份、紫苏1-10重量份、山药5-15重量份、砂仁5-15重量份、黄精5-15重量份、布渣叶1-10重量份、丁香1-10重量份和茴香1-10重量份。
一种具有健胃消食功效的养生茶饮配方及其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原料预加工:将山楂、鸡内金、紫苏、山药、砂仁、黄精、布渣叶、丁香和茴香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进行预加工处理;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预加工后得到的各种原料进行混合处理,然后加入水源进行加热煮沸处理,待温度降低后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处理之后的茶汁进行过滤处理,并且过滤后茶汁进行加水稀释,然后加入食品添加剂搅拌即可。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山楂清洗干净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黄色,取出,放凉,然后粉碎备用。
优选的,步骤一种的鸡内金、紫苏、砂仁和茴香分别进行干燥处理,然后针对干燥处理之后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后备用。
优选的,步骤一中采用山药鲜品进行去皮切片处理,然后置于砂锅中煮沸,盖闷15分钟后对茶汁进行浓缩处理备用。
优选的,步骤一中的黄精洗净后,反复蒸至内外呈滋润黑色,切厚片干燥,并进行粉碎处理备用。
优选的,布渣叶和丁香分别进行置于开水中浸泡,然后取其茶汁进行浓缩处理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伍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伍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