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818.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棣华;赵敏;刘志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65;G06K17/00;G06F16/215;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通流 密度 参数 提取 方法 | ||
1.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即依据安装在道路龙门架上的RFID阅读器采集所有经过该采集点车辆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电子车牌、过车时间;
步骤二:通过数据预处理,按照两两相邻RFID基站配对的形式,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电子车牌数据进行冗余、重复以及异常等情况的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电子车牌数据合并规整,最后将车辆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以待后续步骤使用;
步骤三:分别提取第k辆车经过上下游RFID基站的时间ti和tj,同时计算第k辆车通过上下游RFID基站的行程时间tij;
tij=tj-ti
式中,
tij代表所选路段上RFID基站i到j之间车辆k的行程时间;
ti和tj分别表示第k辆车经过RFID基站i与j的时间,车辆行驶方向为RFID基站i至j(ti<tj),即RFID基站i代表道路上游处采集点,RFID基站j表示道路下游处采集点;
步骤四:针对获取得到的电子车牌数据确定统计时间间隔,所述统计时间间隔为30s-90s中的任一整数值;
步骤五:根据RFID基站间车辆的行程时间tij确定分析时段T,Tmax为RFID基站i和j之间行程时间最长的车辆的行程时间;计算上游RFID基站i处时间由ti到tj时段内的车流量
步骤六:选取合适的时间窗τ,τ>Tmax,基于研究路段的车道数、步骤五得到的车流量计算上游到下游RFID基站间ti时刻对应的交通流密度k。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按照两两相邻RFID基站配对的形式对所述电子车牌数据进行冗余、重复及异常情况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的统计时间间隔为60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的交通流密度k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ti表示第k辆车经过上游RFID基站i的时刻;
τ表示选取的时间窗大小;
Qi(ti+τ)表示在时间(ti+τ)内经过RFID上游基站i的车流量;
Qij(tij+τ)表示在时间(tij+τ)内经过RFID上游基站i的车流量;
L表示RFID基站i与基站j之间的距离;
Tmax表示RFID基站i和j之间行程时间最长的车辆的行程时间;
n表示研究路段的车道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8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运动姿态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大鳞片石墨矿混合粗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