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818.2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24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棣华;赵敏;刘志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17;G08G1/065;G06K17/00;G06F16/215;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rfid 技术 通流 密度 参数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基于RFID技术采集两基站之间的车辆信息,然后计算交通流密度。搭建成本低,后期维护简便;全面采集所有通过车辆的数据,样本全,实时性好,判断准确;由于采用RFID技术采集数据,不受外界环境和天气影响,抗干扰能力强,工作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信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可适用于城市道路已部署RFID技术装置的交通流密度参数的获取。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对于交通数据的正确理解和应用是能够充分掌握快速路交通运行状态,知晓交通流运行特性的重要前提保障。同时,交通流特征参数是指用来描述和反映交通运行特性的物理量,而交通流密度参数则是更能反映和体现道路通行状况的特征指标。因此,精确、全面地提取实时的交通流密度参数能够提前了解和估计城市交通的运行状况,以此达到为出行者节省出行时间,避免不必要的交通拥堵等目的;还可以提高道路服务水平,缓解城市环境污染,提升城市交通通行能力。
通过查阅公交车行程时间预测相关的专利和论文,现有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要么因为利用的地感线圈技术需要大量的布置双检测器而花费成本,且后期维护成本大;要么因为如利用GPS技术采集数据为抽样的情况,无法采集到全样本的单车数据并且没法获得实时的交通流转移率而导致交通流密度提取有一定的差异;要么因如采用视频识别等技术采集车辆数据的手段易受恶劣天气和环境的影响,抗干扰效果差,导致采集车辆信息不够精确,最终导致交通流密度参数的提取精度不够高,效果不够理想。
而目前现有的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的研究较少,且尚未成熟。一般都是利用采集到的车流量数除以两个RFID基站间的距离再除以车道数求取到的密度,这不属于瞬时密度,具有较大的误差性,且参考价值不大。同时,以往的研究在采集交通流量的时候一般都忽略了路段中存在支路、交叉口、匝道等存在交通流分流或合流的情形,即没有考虑交通流转移率,忽略了RFID基站之间车辆分流合流导致的交通流量动态变化的情形,该类方法的密度提取精度及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流密度参数提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基于RFID技术的交通信息采集,即依据安装在道路龙门架上的RFID阅读器采集所有经过该采集点车辆的信息,所述信息包括电子车牌、过车时间;
步骤二:通过数据预处理,按照两两相邻RFID基站配对的形式,将步骤一采集到的电子车牌数据进行冗余、重复以及异常等情况的处理,同时将处理后的电子车牌数据合并规整,最后将车辆信息存入数据库中以待后续步骤使用;
步骤三:分别提取第k辆车经过上下游RFID基站的时间ti和tj,同时计算第k辆车通过上下游RFID基站的行程时间tij;
tij=tj-ti
式中,
tij代表所选路段上RFID基站i到j之间车辆k的行程时间;
ti和tj分别表示第k辆车经过RFID基站i与j的时间,车辆行驶方向为RFID基站i至j(ti<tj),即RFID基站i代表道路上游处采集点,RFID基站j表示道路下游处采集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81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运动姿态测试方法
- 下一篇:一种特大鳞片石墨矿混合粗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