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3837.5 | 申请日: | 2020-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雪;李川;李津;王朝晖;李杨;王娇娇;赵凌霄;未倩倩;李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杨娥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动汽车 低温 充电 测试 系统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包括用于测试样车是否启动交流充电的交流充电子系统,以及用于对样车进行充电测试的直流充电子系统,其特征在于:直流充电子系统包括直流充电设备(1)、与直流充电设备(1)连接的测试样车(10)、模拟测试样车(10)环境温度的恒温仓(12)、用于采集直流充电设备(1)与测试样车(10)充电过程中物理量的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用于控制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的工控机(14)、以及用于传输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采集的信息的信息采集装置(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上设有第一充电口、第二充电口,所述直流充电设备(1)上设有直流充电插头(2),所述直流充电插头(2)与第一充电口连接,所述第二充电口连接有连接器(7),所述连接器(7)包括第一充电插头(8)、第二充电插头(9),所述第一充电插头(8)与第二充电口连接,所述恒温仓(12)中放置有测试样车第二充电插头(9)相对应的测试车辆插座(11),所述第二充电插头(9)与测试车辆插座(11)连接;
所述能量计量装置(3)上还设有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通讯接口,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3)一端与能量计量装置通讯接口连接,所述信息采集装置(13)另一端与工控机(1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计量检定装置(3)包括箱体(31)、盖子(32),所述箱体(31)与盖子(32)进行铰接,所述箱体(31)上安装有下支撑杆(312),所述盖子(32)上安装有上支撑杆(321),所述上支撑杆(321)远离盖子(32)的一端邻近端部设有锁紧螺栓(3211),所述下支撑杆(312)一端邻近端部设有与锁紧螺栓(3211)相对应的多个卡槽(3121),所述上支撑杆(321)与下支撑杆(312)端部通过锁紧螺栓(3211)进行锁紧连接,所述箱体(31)、盖子(32)上分别设有支撑杆放置槽(311),所述下支撑杆(312)、上支撑杆(321)位于支撑杆放置槽(311)内,所述箱体(31)、盖子(32)上分别安装有弹起组件,所述弹起组件分别位于支撑杆放置槽(311)一端,所述弹起组件将下支撑杆(312)、上支撑杆(321)弹出支撑杆放置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起组件包括第一回弹按钮(313)、摇杆(316)、弹簧(314),所述箱体(31)、盖子(32)上分别设有柱型槽(318)、矩形通孔(315),所述矩形通孔(315)位于柱型槽(318)侧壁上,所述柱型槽(318)、矩形通孔(315)相通,所述柱型槽(318)顶部向内延伸有第一环形凸台(319),中间部向内延伸出第一环形凸台(3181),所述第一回弹按钮(313)安装在柱形槽(318)内,一端延伸至第一环形凸台(319)上方,另一端贯穿第一环形凸台(3181),所述第一回弹按钮(313)设有挡片(3131),所述挡片(3131)顶部贴合于第一环形凸台(319)底部,所述弹簧(314)安装在与第二环形凸台(3181)上方,所述第一回弹按钮(313)一端贯穿弹簧(314),所述弹簧(314)一端固定在挡片(3131)底部,另一端固定在第二环形凸台(3181)顶部,所述摇杆(316)贯穿矩形通孔(315),所述摇杆(316)侧壁通过转轴(310)安装在矩形通孔(315)内,所述摇杆(316)一端延伸至柱形槽(318)内,位于第一回弹按钮(313)下方,另一端延伸出矩形通孔(315)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动汽车低温充电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通孔(315)远离柱形槽(318)一端与支撑杆放置槽(311)相通,所述摇杆(316)远离第一回弹按钮(313)一端延伸至支撑杆放置槽(311)内,所述摇杆(316)上设有凸柱(317),所述凸柱(317)位于支撑杆放置槽(311)内,一端固定在摇杆(316)上,另一端贴合于下支撑杆(312)底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38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