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多层道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4880.3 | 申请日: | 2020-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0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学明 |
主分类号: | E01C1/00 | 分类号: | E01C1/00;E01D18/00;E01D19/02;E01D19/10;E01D19/12;E04H1/04;A62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多层 道路 | ||
1.一种高空多层道路,应用于高楼住户的出行,并可防火、防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高楼(1)的至少两层以上的每一层楼或两层楼之间设置一条道路(2),并分别对应本层住户(4)与其连接,道路设置在户外,与之相连的接地电梯及备用步梯(6)设置在住户外,道路的支撑采用立柱支撑。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2)是双立柱支撑的道路,双立柱支撑是用两根立柱(10)连接在短梁(18)的两端为一组,再用多根长梁(19)(20)(21)连接每一组的立柱间和短梁间,形成四边型支架,并如此多组连接延伸形成一条道路的双立柱支撑架,再在每一根立柱上对应每一层楼作相同的双立柱支撑架;除水泥立柱外,为进一步增加稳定性,还可在一部份立柱和长梁间、立柱与短梁间增设短撑构成小三角架,进一步稳定双立柱支撑架;将一般常用型路面及护栏或U型部件或L型部件连接在各层支撑架上,使每根立柱都是从底至顶直接或间接连接并支撑每一条道路,或被平台隔断立柱后,以平台为底至顶每根立柱直接或间接连接并支撑每条道路。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道路(3)还可直接设置在每层楼的墙体上,或在新建房的过程中,将每一层楼的楼面延伸出一段至墙体外作道路,以墙体作一边支撑,另一边采用单立柱支撑,或三角架(12)支撑,或单立柱与三角架组合支撑;以楼面作道路,还可不用支撑;单立柱支撑分为:单立柱(10);单立柱三角架支撑(11);多根长梁(15)(16)(17)连接单立柱三角架支撑(11)形成单立柱支撑架的支撑;每一种支撑都是每一根立柱从底至顶、或被平台隔断立柱后,以平台为底至顶每根立柱直接或间接连接并支撑每一条道路;道路的路面采用常用路面及护栏或L型部件作路面及护栏。
4.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可设置高空多层共用道路;在双排式楼房之间,双立柱支撑的道路,在每层的道路两边、对应两排楼房同层住户与其连接,单立柱支撑的靠墙道路,将一排楼房的靠墙道路对应另一排楼房住户设置一段分之道路与其连接;在同一幢楼的上下两层相邻楼层间设置高空多层共用道路,每条道路分别对应相邻两层楼住户连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2)可以多层同步与靠墙道路(3)各层对应连接、综合运用、任意延伸、转弯、分支、交叉,并广泛连接相近楼房或小区,形成较大的高空多层路网。
6.按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2)可以在路网中任意组合各种独立的高空多层平台,与靠墙道路(3)综合运用组合靠墙的高空多层平台。
7.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立柱支撑架,可在对住户的一边护栏面或者两边护栏面或两边护栏面和顶面都设置有较大强度的网格或挡板,并固定连接在双立柱支撑的每一层道路支撑架上。
8.按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高空多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道路与住户的连接,采用固定连接或不固定连接,即防震式连接,防震式连接的目的是使道路与住户的连接在稳定可靠的同时,遇地震楼墙垮塌时,道路与住户墙体脱离,道路具有独立性;因此,靠墙道路住户的墙体上设置一些凹槽或条孔、或挂钩等类似装置和墙洞或类似墙洞的装置,使之能将道路支撑架上靠墙一根长梁(17)卡进凹槽或条孔或挂钩等类似装置中,而三角架(14)的横梁端头插入墙洞或类似墙洞装置中,不让其向墙体对面倒去,又不能左右移动,墙体与支撑架相互间稳定相靠又能在住户楼墙垮塌时相互脱开,使道路的支撑架及道路具独立性;同理,不靠墙道路与住户有一段距离,可在每条道路上对应每一住户设置一段分支或设置一段带护栏的U型路段,将分支路段端点或U型路段端点重叠在住户的连接点之上,还可进一步在重叠的连接面设置互为凹凸面相互咬合连接,还可进一步在住户的连接点两边设置档块,在U型路段与道路的重叠面也如此咬合连接;两连接面即稳定相靠又能在住户楼墙垮塌时与道路脱离,使道路具独立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学明,未经王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48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央空调用水管接头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评估债券风险影响指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