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铁路现浇箱梁梁面打磨及修补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255.6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2/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10003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铁路 现浇箱梁梁面 打磨 修补 施工 方法 | ||
一种高铁现浇箱梁梁面打磨及修补的施工方法。其包括测量放样、高程控制、梁面凿毛、梁面修补、剪力齿槽及侧向挡块修补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高铁现浇箱梁梁面打磨及修补的施工方法易于操作,施工工艺简洁,操作方便,对于梁面处理施工误差要求高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选用的施工机械设备移动方便,安全性好,且机动灵活,施工效率高,梁面处理效果明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速铁路现浇箱梁梁面打磨及修补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铁路迎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高速铁路的建设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主体由箱体构成的铁路箱梁在客运专线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大。高速铁路技术标准高,一般全线均铺设无砟轨道和无缝线路。为保证属于轨道板的博格板安装的平整性,要求箱梁梁面的施工误差为±1mm。施工中若箱梁梁面的质量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就需要对其进行修补。以往进行箱梁梁面修补处理时,往往是根据梁面相差高差进行,在需要加高的部位,直接采用风镐凿除原有混凝土层并露出石子,然后采用梁体用混凝土进行二次摊铺浇筑抹平处理。这样的梁面修补方法弊端很多,标高控制不是太好,并且与原有梁面的接触容易形成两层皮的情况,为后续的梁面防水施工提供的基础面不标准,容易造成二次返工,从而浪费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过程及所用设备简单、施工过程中容易精确控制,能够确保高速铁路现浇箱梁梁面平整牢固的施工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高铁现浇箱梁梁面打磨及修补的施工方法包括按顺序进行的下列步骤:
1)测量放样
箱梁梁面共设置两条线路股道,分别是左线股道和右线股道,利用全站仪对每片箱梁梁面放样6个控制点,具体位置为在距箱梁小里程端部1.55m处的左右线股道中心线处各设置1个控制点、在箱梁跨中位置的左右线股道中心线上各设置1个控制点、在箱梁大里程距离端部2.35m处的左右线股道中心线上各设置1个控制点;
2)高程控制
1、植筋:测量放样完成后,在箱梁梁面待修补区域上沿箱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断面,其中距小里程梁端部1.55m处设为第一个断面,距大里程梁端部2.35m处设为最后一个断面,中间每隔5m设置一个断面;每个断面平均间隔设置4个植筋点,然后在每个植筋点处采用冲击钻进行钻孔,然后用搅拌好的TGM支座灌浆剂注入钻孔内,直至注满钻孔体积的3/4为止,之后将准备好的钢筋插入钻孔中,待灌浆剂凝固后进入下一道工序;
2、高程测量:利用水准仪测量出植入好的每根钢筋顶面的高程,计算出该高程与箱梁梁面标高数值差后,在钢筋上缠好有色胶带,有色胶带的上沿位置比箱梁梁面设计高程高出10cm;
3)梁面凿毛
1、对于箱梁梁面高程高于设计值的部位,采用铣刨机对该部位进行凿除或者利用绞磨机将该部位的梁面切成小条状,再利用风镐剔除;
2、对于箱梁梁面高程低于设计值的部位,采用铣刨机对该部位进行凿毛,直至露出新鲜的混凝土表面;
4)梁面修补
1、利用空压机对上述凿毛后的箱梁梁面进行冲吹清理,然后在该处进行支模,支模采用角钢,并且要挂线;
2、对于修补厚度在1cm以内的凹陷部位,首先在该部位的四周凿出深2cm宽2cm的凹槽;
然后拌合聚合物砂浆,之后在凹陷部位的混凝土表面涂刷PM-R-60乳液作为界面剂,表干后将上述拌合好的聚合物砂浆填入凹陷部位中,并用抹子压实或用钢筋振捣密实;
3、对于修补厚度在1~3cm的凹陷部位,采用支座灌浆砂浆进行修补;对于修补厚度在3~6cm的大面积凹陷部位,采用含有粒径4~7mm石屑的支座灌浆砂浆进行修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六局集团北京铁路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2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