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富液管式铅酸蓄电池正板栅缺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472.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单颖会;林双;吴涛;战祥连;赵艳红;陈龙霞;靳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H01M4/73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刘涛 |
地址: | 25505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富液管式铅酸 蓄电池 正板栅 缺陷 方法 | ||
1.一种检测富液管式铅酸蓄电池正板栅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试的板栅样品制造正极板,并组装样品电池;
(2)通过电化学循环对样品电池进行电化学循环;所述电化学循环过程包括I阶段、II阶段、III阶段,I阶段、II阶段、III阶段完成5~15次完整循环后,解剖样品电池,将正极板取出,弯折检查正板栅的上横梁状态;
在I阶段、II阶段、III阶段中控制环境温度、充放电电流密度及电解液密度,蓄电池5小时率容量定义为C,所涉及的电流单位均为(A);
所述的电化学循环I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Ia:在电解液密度为1.3~1.35g/cm3,环境温度40~60℃的环境下放电电流0.15~0.3C,放电时间1~2h;
Ib:以恒压2.4~2.6V限流0.2~0.4C的方式充电1~2h;
Ic:循环步骤Ia、Ib 10~30次进入II阶段;
所述的电化学循环II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IIa、在电解液密度为1.3~1.35g/cm3,环境温度50~70℃的环境下放电电流0.25~0.4C,放电时间1.5~2.5h;
IIb、以恒压2.45~2.65V限流0.3~0.5C的方式充电3~5h;
IIc、循环步骤IIa、IIb 15~45次进入III阶段;
所述的电化学循环III阶段包括以下步骤:
IIIa、在电解液密度为1.3~1.35g/cm3,环境温度30~65℃的环境下放电电流0.1~0.3C,放电时间4~5h或者电压达到1.65V停止;
IIIb、以0.15~0.35C电流充电至电压达到2.3~2.5V,转0.1~0.2C充电至电压达到2.35~2.45V,转0.07~0.15C充电至电压达到2.4~2.5V,转0.05~0.1C充电至电压达到2.45~2.55V结束充电;
IIIc、循环步骤IIIa、IIIb 5~10次进入I阶段;
(3)经过电化学循环后,解剖样品电池,采用单向弯折正极板上横梁的方法,查看缺陷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检测富液管式铅酸蓄电池正板栅缺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检查正板栅的上横梁状态具体的包括,弯折时,上横梁会沿着有缺陷的位置开裂,缺陷处因腐蚀而变成棕褐色,缺陷严重会断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淄博火炬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4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