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8669.9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42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彦雄;蒙发明;梁鹏程;谢昌玖;刘育培;邹俊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53/02 | 分类号: | C07D453/02;B01J3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地址: | 52843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间体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溶解3‑奎宁环酮盐酸盐,得3‑奎宁环酮盐酸盐溶液;向所述3‑奎宁环酮盐酸盐溶液加入碱性化合物和催化剂,通入氢气,搅拌反应,得反应物;过滤回收所述反应物中的催化剂,所得滤液减压浓缩后重结晶;所述催化剂的具有式I所示结构;所述PEG的聚合度为60‑400。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催化剂分离容易,降低重金属残留的风险,反应操作简便安全,三废处理简单易行,对环境友好,是一种绿色的合成工艺,同时,上述方法收率较高且稳定,生产成本低,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合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索非那新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索非那新,即1-(S)-苯基-1,2,3,4-四氢异喹啉-2-甲酸-3-(R)奎宁环酯,是一种选择性毒蕈碱M3受体拮抗剂,临床用于治疗有尿急、尿频症状的膀胱过度活动症,是一种泌尿系统解痉药。(R)-(-)-3-奎宁醇是其合成的重要中间体。
(R)-(-)-3-奎宁醇,化学名(R)-(-)-1-氮杂双环[2.2.2]辛-3-醇,其化学结构如下式所示:
目前(R)-(-)-3-奎宁醇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合成法。
生物合成法主要利用微生物或酶将3-奎宁环酮还原成(R)-(-)-3-奎宁醇,或将奎宁环-3-醇拆分得到(R)-(-)-3-奎宁醇。例如Sakayu Shimizu(Appl.Microbiol.Biotechnol.2009,83,617-626)用从深红酵母(Rhodotorula rubra)中克隆得到的酮还原酶催化3-奎宁环酮不对称还原得到(R)-(-)-3-奎宁醇,底物浓度最高达到618mM,且对映体过量值(ee)99.9%,但此酶的Km值高达145mM,这一高Km值表明该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较弱,底物浓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导致反应时间大大延长,生产成本提高。朱敦铭等人(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B:Enzymatic,2013,88,14-19)利用传统的土壤筛选法分离到两株微生物:诺卡氏菌(Nocardia sp.)WY1202和红串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WY1406,其中诺卡氏菌WY1202可催化3-奎宁环酮的不对称还原生成(R)-(-)-3-奎宁醇,该方法产物收率为93%,产物ee为99%,但是底物最高浓度仅有99mM,严重影响其工业化应用。Nobuya Itoh等人(Appl.Environ.Microbiol.2013,79,1378-84)筛选到一株淡黄微杆菌(Microbacterium luteolum)JCM9174,该菌能够还原3-奎宁环酮生成(R)-(-)-3-奎宁醇,并从中挖掘到两个NADH依赖性还原酶QNR和BacC,该方法转化率分别为100%和94%,产物ee99.9%,但是底物浓度较低,最高为313mM,不适合工业化生产。而且,上述采用生物合成法生成(R)-(-)-3-奎宁醇,通常在高度稀释溶液中进行并且需要长时间和繁琐的后处理过程,因此,产率和效率较低。
化学合成法主要分为不对称催化加氢还原法和不对称拆分法。不对称拆分法一般通过还原试剂如金属钠,硼氢化钠还原底物奎宁环酮盐酸盐后,通过手性拆分试剂分离来得到单一构型的产物,拆分步骤多且收率低下。不对称催化加氢还原法则是利用手性催化剂,以氢气为氢源,将3-奎宁环酮还原成(R)-(-)-3-奎宁醇,反应过程简洁高效,因此,如何采用不对称催化加氢还原法制备(R)-3-奎宁醇吸引了人们的注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奕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佛山奕安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86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