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9071.1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河;景泽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许国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区块 防伪 溯源 方法 | ||
1.一种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目标物品的RFID标签,获取存储在所述RFID标签中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所述RFID标签的TID;
将所述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一公钥,并基于所述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
基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上查询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存储的防伪溯源信息,所述防伪溯源信息包括登记在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块中的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和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由初始化时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RFID标签的TID经加密运算后得到;
验证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二公钥是否一致;
若验证一致,则更新所述防伪溯源信息至最新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初始化物品的RFID标签;
所述初始化物品的RFID标签包括:
将所述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写入所述物品的RFID标签;
将所述物品的RFID标签的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所述物品的第二公钥,并基于所述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
将所述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和所述物品的第二公钥关联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块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区块链的上一节点向下一节点发起所述目标物品的交易时,先向所述下一节点发出本次交易所涉及到的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和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二公钥;
所述下一节点收到所述目标物品时,通过RFID读写器获取所述目标物品的RFID标签中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所述RFID标签的TID;
将所述RFID的标签的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所述第一公钥,并基于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
查询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所述第二公钥;
验证所述第一公钥与所述第二公钥是否一致;
若验证一致,将本次交易信息更新至所述区块链上的所述防伪溯源信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消费者在销售终端购买所述目标物品时,所述销售终端将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所述第二公钥以及所述销售终端的销售终端链上代码传送到所述区块链中的服务节点;
所述销售终端链上代码为所述销售终端的身份代码或由所述销售终端的身份代码经加密运算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消费者在销售终端购买所述目标物品时,所述区块链将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所述第二公钥以及所述服务节点的服务节点链上代码传送到共享池中,所述共享池与所述区块链相连接;
所述服务节点链上代码为所述服务节点的身份代码或由所述服务节点的身份代码经加密运算得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消费者在销售终端购买所述目标物品时,销售终端读取所述目标物品的RFID标签中存储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所述RFID标签的TID并发送给所述消费者,所述消费者基于得到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并将所述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一公钥,所述消费者基于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和第一公钥通过所述共享池进入所述区块链中进行防伪溯源查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07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