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69071.1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清河;景泽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2 | 分类号: | 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11344 | 代理人: | 许国兴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fid 区块 防伪 溯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其方法包括:读取目标物品的RFID标签,获取存储在所述RFID标签中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所述RFID标签的TID;将所述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一公钥,并基于所述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基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上查询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存储的防伪溯源信息,所述防伪溯源信息包括登记在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块中的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和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由初始化时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RFID标签的TID经加密运算后得到;验证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二公钥是否一致;若验证一致,则更新所述防伪溯源信息至最新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溯源方法,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防伪溯源是消费者和全社会所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消费者不仅想了解产品的真伪,还希望知道产品的流通是否有问题,甚至期望获得产品全链路更多的信息和更大的透明度。
传统的防伪和溯源通常是两个独立的处理手段,虽然防伪技术层出不穷,无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来提高防伪的可靠性和可信度;而溯源方法更是由于数据采集的复杂性和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未能到达预期的成效。
传统的二维码防伪溯源方法通常是将防伪和溯源分开处理的,尽管二维码可实现部分的追溯功能,但由于在供应链上的数据不易被采集到,往往只能假定信息流与物流的高度一致且靠系统单据的流通来代表单品的实际流通,进而作为溯源的依据;而防伪方面由于不能靠后台的系统数据来实现,只能用物品/标签上的防伪技术来验证。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电子标签或射频卡)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可以用于防伪溯源。
传统的RFID防伪溯源方法虽然可将防伪溯源融为一体,但通常是用集中的数据库来管理存储信息以便于溯源,因此并不能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之为分布式账本技术,是一种由若干台计算设备共同参与“记账”,共同维护一份完整的分布式数据库的新兴技术。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全程留痕、可以追溯、集体维护、公开透明等特点。这些特点保证了区块链的“诚实”与“透明”,为区块链创造信任奠定基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即可以保证数据存储的安全性和可信度,同时也能确保数据采集来源以及物品流通过程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包括:读取目标物品的RFID标签,获取存储在所述RFID标签中的所述目标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和所述RFID标签的TID;将所述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一公钥,并基于所述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目标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基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从所述区块链上查询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存储的防伪溯源信息,所述防伪溯源信息包括登记在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块中的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和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第二公钥,所述第二公钥由初始化时与所述链上身份标识关联的RFID标签的TID经加密运算后得到;验证所述第一公钥和所述第二公钥是否一致;若验证一致,则更新所述防伪溯源信息至最新状态。
在本发明的基于RFID和区块链的防伪溯源方法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初始化物品的RFID标签;所述初始化物品的RFID标签包括:将所述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写入所述物品的RFID标签;将所述物品的RFID标签的TID进行加密运算得到所述物品的第二公钥,并基于所述物品的唯一身份标识得到所述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将所述物品的链上身份标识和所述物品的第二公钥关联存储在所述区块链的创世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威尔智能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北斗安全通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控制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