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韧改性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138.1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申建;王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钰泽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8;C08L33/12;C08K13/06;C08K7/06;C08K3/04;C08K3/22;C08K3/34;B29C48/285;B29C48/40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pp 塑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韧改性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PP树脂75‑85份、POE树脂5‑12份、抗氧化剂2‑6份、润滑剂0.5‑2份、偶联剂0.5‑3份、石墨烯1‑3份、有机玻璃纤维2‑6份、玻纤相容剂3‑5份、抗静电剂2‑6份、耐寒剂3‑6份、长碳纤维4‑6份、钛白粉2‑5份、纳米硅石灰3‑8份,本发明通过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玻璃纤维,增强效果好,加入钛白粉和纳米硅石灰,提高了PP的强度和韧性,改善了PP塑料的力学特性,且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改性氧石墨烯作为刚性填充粒子与PP混合造粒,得到耐冲击、抗老化的改性PP,且经过此种工艺制备的pp塑料弯曲性能和拉伸性均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P塑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韧改性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树脂,英文名Poly propylene(PP),聚丙烯树脂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小的密度约0.91g/cm3、较高的强度和耐高温腐蚀等优良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和电绝缘性,PP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日常用品和包装等众多领域中。
聚丙烯具有优异的抗弯曲疲劳性,其制品在常温下可弯折106次而不损坏。但在室温和低温下,由于本身的分子结构规整度高,所以抗冲击强度较差,因此限制了其使用。PP塑料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挤出,然而现有的挤出设备结构相对复杂,生产成本高,电力损耗大,同时挤出的效果并不优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韧改性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1)通过制备过程中加入有机玻璃纤维,增强效果好,加入钛白粉和纳米硅石灰,提高了PP的强度和韧性,改善了PP塑料的力学特性,且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添加改性氧石墨烯作为刚性填充粒子与PP混合造粒,得到耐冲击、抗老化的改性PP,且经过此种工艺制备的pp塑料弯曲性能和拉伸性均得到提升,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根据HG/T 3849-2008测定,该增韧改性PP塑料的拉伸强度为75-95MPa,解决现有技术中PP塑料的拉伸强度较差的技术问题;(2)通过共混合物通过入料斗进入搅拌箱内,开启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轴带动第三皮带轮、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五皮带轮转动,第五皮带轮带动连接杆转动连接杆带动搅拌片转动,搅拌片对共混合物挤出前进行搅拌,搅拌后共混合物进入壳体内,并通过引导板的引导从两个挤出筒上的开口进入挤出筒内,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转动,进而通过两个花键轴带动两个挤出螺杆转动,挤出螺杆将共混合物熔融挤出,得到高强度增韧性改性PP塑料,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挤出设备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电力损耗大,同时挤出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增韧改性PP塑料,由下述重量份原料制备得到:PP树脂75-85份、POE树脂5-12份、抗氧化剂2-6份、润滑剂0.5-2份、偶联剂0.5-3份、石墨烯1-3份、有机玻璃纤维2-6份、玻纤相容剂3-5份、抗静电剂2-6份、耐寒剂3-6份、长碳纤维4-6份、钛白粉2-5份、纳米硅石灰3-8份;
其中,该增韧改性PP塑料通过下述步骤制备得到:
步骤一:将PP树脂和POE树脂烘烤,备用;
步骤二:将抗氧化剂、润滑剂、偶联剂、石墨烯、有机玻璃纤维、玻纤相容剂、抗静电剂、耐寒剂、长碳纤维、钛白粉、纳米硅石灰以及上述烘烤后的PP树脂和POE加入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搅拌得到共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钰泽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钰泽塑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1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