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铜箔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69710.4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1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川;闫文彬;别良伟;胡政斌;孙莉;马斌;刘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21/31;G01N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范威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箔 电解液 氯离子 快速 测定 方法 | ||
一种锂电铜箔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属于分析检测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样品和试样空白的移取及处理;(2)基体溶液的配置;(3)测定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4)试样溶液吸光度的测量;(5)根据溶液吸光度值及工作曲线计算样品中氯离子的含量。采用了消除铜基体干扰的有效方法,比原分离铜基体的方法分析速度提高了2.5倍,单样测定时间小于25分钟,提高了分析速度,减轻了了劳动强度,方法加标回收率达到97.2%以上,分析相对偏差低于4.75%。本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分析流程短、分析速度快、分析准确度高、无需分离铜基体等特点,为锂电铜箔均匀连续稳定生产提供了可靠保证,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铜箔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电子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在电子行业应用广泛。电解铜箔在锂电池中既充当负极活性物质的载体,又充当负极电子流的收集和传输体,因此,电解铜箔集流体对锂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电池生产技术的发展和超薄电解铜箔性能的提高,锂电池厂家通常采用电解铜箔制作锂电池的负极集流体,特别是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用的超薄电解铜箔,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良好的充放电循环特性,且量轻的特性,故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铜箔作为新能源动力锂电池负极专用材料,其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电解铜箔的理化性能指标对铜箔质量至关重要,氯离子的含量就是电解铜箔生产中电解液控制的一项重要分析指标。通常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分析采用氯化银沉淀目视比浊法、沉淀分离铜氯化银分光光度法、硫氰酸汞-键盐间接溶解度法、电化学脉冲伏安法等,以上方法要么存在分析偏差大、可靠性差的不足,要么是分析流程长、效率低。
基于以上各种对氯离子浓度分析的弊端,迫切需求能准确分析氯离子浓度的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电铜箔电解液中氯离子的精准快速测定方法,避免了铜基体复杂的分离过程,大幅提高分析效率,结果可靠,满足锂电铜箔工艺生产中氯离子测定要求。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锂电铜箔电解液中氯离子的快速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包括:
(1)制备试样溶液及空白试样:将待测锂电铜箔电解液、稀硝酸、硝酸银溶液、乙二醇按体积比1:1:1:1置于容量瓶中,加水得到试样溶液,所述试样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5~7g/L,酸度为0.06~0.08mol/L;由待测锂电铜箔电解液、稀硝酸、乙二醇、水按体积比1:1:1:7配制空白试样;
(2)制备基体溶液:将待测锂电铜箔电解液、热水、浓硝酸、AgNO3溶液按照体积比2:15:1:2置于烧杯中,搅拌均匀后用快速定量滤纸过滤,收集滤液至容量瓶中;
(3)绘制测定标准工作曲线:分别移取氯离子标准溶液0.0ml、1.0ml、2.0ml、3.0ml、4.0ml置于5个100ml的容量瓶中,每个容量瓶中均加入10ml稀硝酸、5ml硝酸银溶液、10ml乙二醇,用经步骤(2)得到的基体溶液稀释定容至100ml,充分摇匀后,在暗处静置10min,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下测量其吸光度,以氯离子质量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测定标准工作曲线;
(4)测定试样溶液吸光度:将经步骤(1)得到的试样溶液倒入比色皿中,以空白试样作为参比,于分光光度计波长440nm下,测定出试样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步骤(3)绘制的工作曲线得出试样溶液中的氯离子质量;
(5)计算试样溶液中氯离子质量浓度,按式1计算:
M(Cl-)=1000m/V………式1
M(Cl-)——氯离子质量浓度,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71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