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977.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田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C3/00;B23C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at 加工 定位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放置AT尖轨并作为总支撑的底板;
用于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一工装;
用于从水平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二工装;
所述第一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母材段,第一工装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母材段的轨底,并使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
所述第一工装包括:
轨头定位体;
轨底定位体;
所述轨头定位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轨头定位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头定位体之间通过间距Ⅰ隔开,所述母材段的轨头自上而下地插入所述间距Ⅰ内并与轨头定位体相贴合;
所述轨底定位体通过支撑杆Ⅰ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在所述母材段的轨头插入所述间距Ⅰ时,轨底定位体可通过翻转以覆盖于母材段的轨底上方,覆盖后,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且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
所述第二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压制段,第二工装也使压制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且第二工装从水平方向施力作用于压制段的轨腰并使其轨腰向内形变;
所述第二工装包括:
第一轨腰定位体、第二轨腰定位体;
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
所述第一轨腰定位体、第二轨腰定位体分别与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配合,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均可拆卸地对称安装在底板上端,且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通过间距Ⅱ隔开,所述第一轨腰定位体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撑座的左侧,所述第二轨腰定位体可活动地设置在第二支撑座的右侧;
所述第二工装还包括:
楔铁,楔铁的上端可被外部施力,且其右侧与第二轨腰定位体相顶抵;在被外部施力时楔铁将该力施加给第二轨腰定位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头定位体呈条状;
所述轨底定位体呈板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底定位体的上端可被外部施力,在被外部施力时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轨底定位体保持平行时,其下端与底板上的支撑杆Ⅱ贴合;
所述轨底定位体的上端可被外部施力,在被外部施力时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板的上端还设置有位于第一工装、第二工装外部并能够给第一工装、第二工装施力的施力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施力机构包括:
驱动缸;
施力臂;
顶杆;
所述驱动缸的输出端垂直朝上,所述施力臂具有动力端、阻力端,动力端的长度大于阻力端的长度;且驱动缸的输出端与施力臂的动力端可活动铰接,施力臂的动力端、阻力端的相接处与顶杆的上端铰接,且顶杆的下端垂直朝下并通过底座与底板连接;所述阻力端的下端设有向下凸出的凸起;
第一工装的所述凸起能够与轨底定位体的上端贴合并向轨底定位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
第二工装的所述凸起还能够与楔铁的上端铰接并向楔铁施加垂直向下的力。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6所述的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装配第一工装的轨头定位体:将轨头定位体通过螺钉安装在底板上端,且两个轨头定位体之间通过间距Ⅰ隔开,该间距Ⅰ的横向宽度与 母材段的轨头宽度相匹配,并将母材段的轨头插入所述间距Ⅰ内;
装配第一工装的轨底定位体:将轨底定位体通过支撑杆Ⅰ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端,且轨底定位体的一端与支撑杆Ⅰ的上端铰接,再将轨底定位体通过翻转以覆盖于母材段的轨底上方;
装配施力机构:将驱动缸、顶杆设置在底板上,并将驱动缸的输出端铰接施力臂的动力端,顶杆的上端铰接施力臂的动力端、阻力端之间,通过驱动缸的向上输出,使施力臂的动力端向上抬动阻力端以顶杆上端为支点向下移,从而阻力端的凸起与轨底定位体的上端贴合并向轨底定位体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将轨底定位体水平压紧;
母材段加工:通过底板将底板上的母材段保持水平地向铣床输送,由于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使铣床从上方对母材段的轨底进行铣削;
轨底铣削完成后,在装配第二工装前将第一工装整体从底板上拆卸;
装配第二工装: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且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之间具有间距Ⅱ;
将第一轨腰定位体挂设在第一支撑座的左侧,将经过铣削的母材段放置到间距Ⅱ之间,以使第一轨腰定位体的侧面与母材段的右轨腰贴合;
再将第二轨腰定位体、楔铁依次放入间距Ⅱ,第二轨腰定位体、楔铁相互贴合,且第二轨腰定位体的侧面与母材段的左轨腰贴合,并且将楔铁上端与施力臂的阻力端铰接;
压制段压制:通过驱动缸的向上输出,使施力臂的动力端向上抬动阻力端以顶杆上端为支点向下移,由于阻力端与楔铁的上端铰接,所以阻力端向楔铁施加垂直向下的力,以使楔铁垂直向下,楔铁将该力施加给第二轨腰定位体,第二轨腰定位体从水平方向对压制段的轨腰施力并压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97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制粒生产装置
- 下一篇:智能抽油烟机的空气湿度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