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0977.5 | 申请日: | 2020-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田继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8 | 分类号: | B23Q3/08;B23C3/00;B23C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维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35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232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岔 at 加工 定位 工装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用于放置AT尖轨并作为总支撑的底板;用于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一工装;用于从水平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二工装;所述第一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母材段,第一工装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母材段的轨底,并使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所述第二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压制段,第二工装也使压制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设置的第一工装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从而实现对母材段的快速定位装卡;设置的第二工装同样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装配方便,实现压制段的快速压制、定位装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尖轨是道岔中的重要部件,目前大部分采用矮型特种断面钢轨(简称AT钢轨)制造,其断面形状为不对称型,(见说明书附图1)为使AT尖轨与道岔中的导轨连接,要将其跟端通过锻造成为标准钢轨断面,(见说明书附图2)为确保AT尖轨跟端与导轨连接后轨底与导轨轨底为同一平面,需要在锻造成型后,对AT尖轨跟端变形段轨底进行铣削加工,为确保加工后的轨底平面与相对AT尖轨母材轨底平面的相对位置平行、也确保轨底加工时的稳定不歪斜扭曲,需要设计相应的工艺装备,才能满足要求;同时为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成本,这种工装应该能够实现快速定位装卡、并实现后续加工等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及其使用方法,设置的第一工装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从而实现对母材段的快速定位装卡;设置的第二工装同样可拆卸地安装于底板上装配方便,实现压制段的快速压制、定位装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岔AT尖轨加工定位工装,包括:用于放置AT尖轨并作为总支撑的底板;
用于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一工装;
用于从水平方向施力作用于AT尖轨并将其装配在底板上方的第二工装;
所述第一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母材段,第一工装从垂直方向施力作用于母材段的轨底,并使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
所述第二工装用于装配AT尖轨的压制段,第二工装也使压制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且第二工装从水平方向施力作用于压制段的轨腰并使其轨腰向内形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工装包括:
轨头定位体;轨底定位体;
所述轨头定位体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轨头定位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轨头定位体之间通过间距Ⅰ隔开,所述母材段的轨头自上而下地插入所述间距Ⅰ内并与轨头定位体相贴合;
所述轨底定位体通过支撑杆Ⅰ可拆卸地安装在底板上,在所述母材段的轨头插入所述间距Ⅰ时,轨底定位体可通过翻转以覆盖于母材段的轨底上方,覆盖后,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且母材段的轨底、轨头之间自上而下地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轨头定位体呈条状;所述轨底定位体呈板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轨底定位体的上端可被外部施力,在被外部施力时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轨底定位体保持平行时,其下端与底板上的支撑杆Ⅱ贴合。
所述轨底定位体的上端可被外部施力,在被外部施力时轨底定位体保持水平。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二工装包括:
第一轨腰定位体、第二轨腰定位体;
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09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肥制粒生产装置
- 下一篇:智能抽油烟机的空气湿度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