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1723.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丽;王庆利;包涛;梁小波;刘悦;易小龙;商荣凯;余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02 | 分类号: | F02M59/02;F02M59/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液双控 增压泵 | ||
1.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增压泵体(1);
可移动地安装在增压泵体(1)的内孔内的增压柱塞(2),所述增压柱塞(2)和所述增压泵体(1)之间形成控制腔(101)和增压腔(102);
安装在所述增压柱塞(2)的内孔内的锥阀;
所述增压柱塞(2)内设有供穿过所述锥阀的燃油流入到所述增压腔(102)内的油道(201),且所述油道(201)和所述控制腔(101)可连通;所述增压泵体(1)上设置有使增压后的高压燃油从所述增压腔(102)流出的燃油出口(104)以及可使所述控制腔(101)内的燃油向外泄流的泄流油道(103);
安装在所述增压泵体(1)一侧的气液双控阀组件,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可实现所述泄流油道(103)和所述控制腔(101)之间的连通或断开;
增压前,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未通入低压控制介质,所述控制腔(101)和所述泄流油道(103)断开,燃油依次通过所述锥阀内部的进油道和所述增压柱塞(2)的油道(201)进入所述增压腔(102)和所述控制腔(101)内;
增压时,通过向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内通入低压控制介质,实现所述泄流油道(103)和所述控制腔(101)之间的连通,进入所述控制腔(101)内的燃油通过所述泄流油道(103)流出;同时,所述控制腔(101)内的燃油在泄流过程中,所述增压柱塞(2)朝向所述增压腔(102)一侧移动,阻断燃油从所述增压柱塞内的油道(201)流入所述控制腔(101)内,且进入所述增压腔(102)内的燃油在所述增压柱塞(2)的挤压下实现增压;
增压后,所述增压腔(102)内的高压燃油通过所述增压泵体(1)的燃油出口(104)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控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双控增压泵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增压泵体(1)一侧的进油接头(5),进油接头压盖(6)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将所述进油接头(5)紧固在所述增压泵体(1)上,所述进油接头(5)上设置有和所述锥阀内部的进油道连通的燃油进油道(5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液双控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泵体(1)的内孔为沿其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三级阶梯孔,所述增压柱塞(2)的外壁形成为阶梯状;
所述增压柱塞(2)外壁的第一级阶梯和所述增压泵体(1)的第一级内孔之间形成所述控制腔(101),所述增压柱塞(2)外壁的第二级阶梯和所述增压泵体(1)的第二级内孔之间形成所述增压腔(102),所述增压泵体(1)的第三级内孔形成所述燃油出口(104);
所述气液双控增压泵还包括:
安装在所述增压腔(102)内的柱塞弹簧(7),所述柱塞弹簧(7)部分套设在所述增压柱塞(2)的外壁上并与所述增压柱塞(2)外壁的第二级阶梯形成抵接关系,且所述柱塞弹簧(7)可随所述增压柱塞(2)的移动压缩或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双控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柱塞(2)内沿其轴向方向设置有两级阶梯孔,所述锥阀包括:
固定设置在所述增压柱塞(2)内的第一级阶梯孔内的锥阀座(31),所述锥阀座(31)内形成有供燃油进入的所述进油道;
可在所述增压柱塞(2)的第一级阶梯孔和所述锥阀座(31)的进油道内进行移动的锥阀芯(32),所述锥阀芯(32)可与所述锥阀座(31)的进油道之间形成锥面密封或供燃油通过的锥形流道;
安装在所述增压柱塞(2)的第一级阶梯孔和所述锥阀芯(32)之间的锥阀弹簧(33),所述锥阀弹簧(33)可随所述锥阀芯(32)的移动压缩或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液双控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柱塞(2)的第二级阶梯孔的孔壁上设置有将所述控制腔(101)和所述油道(201)连通的节流孔(2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72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