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1723.5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丽;王庆利;包涛;梁小波;刘悦;易小龙;商荣凯;余俊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59/02 | 分类号: | F02M59/02;F02M59/46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2162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液双控 增压泵 | ||
本方案涉及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通过向气液双控阀组件通入低压气体或液体来导通增压泵内的高压燃油泄流油道而提高增压泵的增压效果。其包括:增压泵体;增压柱塞,增压柱塞和增压泵体之间形成控制腔和增压腔;锥阀;增压柱塞内设有供穿过锥阀的燃油流入到增压腔内的油道,其通过节流孔与控制腔连通;增压泵体上设置有燃油出口以及泄流油道;气液双控阀组件,可实现泄流油道和控制腔之间的连通或断开;增压时,向气液双控阀组件内通入低压控制介质(气体或液体)来连通泄流油道和控制腔,进入控制腔内的燃油通过泄流油道流出;控制腔内的燃油泄流过程中,因增压柱塞移动阻断燃油流入控制腔内,进入增压腔内的燃油在增压柱塞挤压下实现增压。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用增压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
背景技术
针对于船舶用增压泵,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电控增压泵的方式实现燃油增压,即,利用电磁阀通电时带动燃油在增压泵内的增压腔进行增压。具体来说,如图1,在公开号为:CN110397533A 的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了一种电控增压泵,高压燃油通过进油接头24上端的进油口242经进油通道241进入进油腔;在液压力的作用下钢球232向下运动,单向阀23打开;进油腔中的高压燃油一部分经单向阀固定腔222进入增压腔26从出油通道213流出,另一部分经节流孔221进入增压柱塞腔25;在需要增压时,通过电磁阀体31通电产生磁力,吸引衔铁45向右运动,衔铁45带动阀芯42克服电磁阀弹簧33的弹力向右运动,使得泄压阀44的左端面与泄压通道211的右端端口分离,产生间隙;此时泄压通道211与回油通道212连通,增压柱塞腔25内部的高压燃油经回油通道212流出,增压柱塞腔25内部压力下降;增压柱塞腔25内部的压力压降会使增压柱塞22下移而持续性的压缩增压腔27,而使得增压腔27内的燃油得以增压。该技术方案的缺陷在于,对于增压前的泄油过程和增压过程,由于增压柱塞腔25的高压燃油来源于进油腔,增压过程中,球阀232在弹簧231的作用下,与进油阀座233形成密封,即单向阀23封闭,进油腔内的高压燃油则全部且持续性地进入增压柱塞腔25中,由于进油腔内的燃油具有一定的压力,增压柱塞腔25内的持续进油会对增压柱塞22的下行起到阻碍作用,影响增压柱塞22的快速下行,导致该电控增压泵的增压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以提高增压泵的增压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液双控增压泵,包括:
增压泵体;
可移动地安装在增压泵体的内孔内的增压柱塞,所述增压柱塞和所述增压泵体之间形成控制腔和增压腔;
安装在所述增压柱塞的内孔内的锥阀;
所述增压柱塞内形成有供穿过所述锥阀的燃油流入到所述增压腔内的油道,且所述油道和所述控制腔可连通;所述增压泵体上设置有使增压后的高压燃油从所述增压腔流出的燃油出口以及可使所述控制腔内的燃油向外泄流的泄流油道;
安装在所述增压泵体一侧的气液双控阀组件,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可实现所述泄流油道和所述控制腔之间的连通或断开;
增压前,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未通入低压控制介质,所述控制腔和所述泄流油道断开,燃油依次通过所述锥阀内的进油道和所述增压柱塞的油道进入所述增压腔和所述控制腔内;
增压时,通过向所述气液双控阀组件内通入低压控制介质,实现所述泄流油道和所述控制腔之间的连通,进入所述控制腔内的燃油通过所述泄流油道流出;同时,所述控制腔内的燃油在泄流过程中,所述增压柱塞朝向所述增压腔一侧移动,阻断燃油从所述增压柱塞内的流道流入所述控制腔内,且进入所述增压腔内的燃油在所述增压柱塞的挤压下实现增压;
增压后,所述增压腔内的高压燃油通过所述增压泵体的燃油出口流出。
优选地,所述气液双控增压泵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172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