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盐水回用于钢渣热闷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2912.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8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高康乐;李惊涛;王海东;夏春;张亮亮;李红;逯博特;蔡怡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3/06 | 分类号: | C21B3/06;C21B3/08;C02F9/00;C02F11/12;C02F1/52;C02F1/56;C02F5/08;C02F5/14;C02F5/12;C02F1/0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张东山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盐水 用于 钢渣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浓盐水回用于钢渣热闷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钢铁企业浓盐水通过离心泵直接输送至钢渣热闷回水井,与热闷回水碱液发生反应后通过渣浆泵提升进入热闷沉淀池快速沉淀,上清液自流进入钢渣热闷吸水井,沉淀池污泥进行污泥浓缩脱水后,进入二次钢渣处理生产线。在热闷吸水井投加阻垢分散剂防止热闷用水系统结垢,钢渣热闷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蒸汽,通过集气罩收集进行处理。本发明可以实现钢铁企业以最低成本处理浓盐水,实现浓盐水的消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处理及回用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浓盐水回用于钢渣热闷处理装置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钢铁行业是用水大户,也是环境污染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钢铁企业的规模从1986年钢产量5220万吨增加到2018年近9亿吨。钢产量的大幅增长也加剧了用水量的增长,使本来就短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各大钢铁企业为了降低吨钢取新水量,提高水重复利用率,在各工序建立独立的废水处理系统,然后再建一座综合污水处理厂,将厂区污水全部回收处理再利用。综合污水处理后的出水的含盐量较高,要作为各工序循环冷却水的补充水循环使用,企业不得不选择超滤反渗透对综合污水进行脱盐处理,脱盐过程中必然产生20%-30%的高含盐废水。钢铁企业高含盐废水的主要水质特征为:含盐量高,硬度高,并含有部分有机污染物。
目前,高含盐水做串级使用或直接排放,随着排放标准和监管原来越严,越来越多企业考虑将浓盐水进行处理或者厂区内消纳。目前常见的浓盐水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预处理软化,进一步膜浓缩,最后进行蒸发结晶。
2015年6月10日公开的“一种高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CN104692574A)公开了一种含盐废水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采用高密度沉淀池和多段离子交换树脂系统以及超滤(UF)、纳滤(NF)、反渗透(RO)、高压平板膜等膜法耦合,最终进行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蒸发结晶或者冰冻结晶。该处理工艺操作运行复杂,设备的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很高。
2018年12月11日公开的“一种钢铁工业浓盐水处理装置及方法”(CN108975565A)公开了一种钢铁工业浓盐水处理装置和方法,该处理装置依次包括:浓盐水反渗透(RO)系统、纳滤(NF)系统、反渗透海水淡化(SWRO)系统、纳滤(NF)浓水池和新水池,浓盐水反渗透系统与纳滤系统相连接,纳滤系统分别与纳滤(NF)浓水池和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相连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与新水池相连接。该处理工艺可以实现能量回收,但是对于纳滤(NF)浓水和SWRO的浓水如何处理未提及。
2017年11月24日公开的“高含盐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工艺与设备”(CN107381885A)公开了一种高含盐废水处理的零排放工艺。该工艺主要包括去除悬浮物、化学除硬、管式膜固液分离、离子交换树脂、微电解双极膜装置淡化浓盐水、反渗透装置除盐,最后得到除盐水及酸和氢氧化钠商品。
事实上,高含盐废水在钢铁企业内存在的可能的消纳用户,即转炉钢渣热闷处理过程。转炉钢渣处理过程中,钢渣中的f-CaO(游离氧化钙)和f-MgO(游离氧化镁)消解产生含钙镁的碱液,浓盐水中的高浓度碳酸盐硬度在碱液中反应去除。但是浓盐水回用于钢渣热闷过程对钢渣产品质量的影响、对钢渣热闷用水管道的结垢影响以及污染物转移产生二次污染的问题成为主要的限制因素。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钢铁企业浓盐水处理流程复杂,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高,膜系统清洗频繁。本发明提供一种浓盐水回用于钢渣热闷处理工艺方法,并对过程中质量进行控制,可以有效解决浓盐水末端消纳的问题,并对钢渣热闷过程不产生不利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中冶节能环保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2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备货叉自动调整功能的叉车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