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压输送模块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3261.0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胡韶华;汪女辉;柏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C23/08 | 分类号: | B21C23/08;B21C25/02;B21C33/00;B21C1/22;B21C3/02;B21C1/32;B21D28/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李天雄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压 输送 模块 及其 切割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压输送模块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包括:菱形辊压机,用于将圆管加工成扁管;V形辊压机,用于将扁管加工成V形管;预压输送模块用于对聚能切割索端部进行预压、输送聚能切割索。预压输送模块包括:输送机构,用于输送切割索;第一预压机构,用于在圆管一端压出扁管;第二预压机构,用于在扁管一端压出凹槽,以获得槽管。本发明可以实现切割索从圆管状态逐渐加工至“V”形状态,且采用辊压和冷拔综合的设计,能够实现切割索的快速加工,因此效率较高,目前样机效率已经能达到合格品一天20根左右。另外通过过载设计,使得不易卡管,同时还能自动纠偏,从而既提高效率,又提高了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工技术,特别是涉及聚能切割索,具体涉及一种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聚能切割索是利用聚能效应(通常称为“门罗效应”),即炸药爆炸后,起爆炸产物在高温高压来切割金属材料,爆破碎片基本是沿炸药表面的法线方向向外飞散的。带凹槽(聚能角)的铜管装药在引爆后,在凹槽轴线上会出现一股汇聚的、速度和压强都和高的爆炸产物流,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炸药爆炸释放出来的化学能集中起来,目前主要应用于火箭的分离技术上。
在现有文献1中提到,切割索的截面形状对切割索的性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参见图1,切割索的截面形状达到6号是最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下聚能角α能够更加线性、集中地释放出爆炸的能量。但是目前没办法加工至6号状态,只能加工至5号的状态(参见现有文献2)。究其原因,只要存在管材的加工上,切割索加工前需要将炸药全部压紧在管材内,管材外径一般在5-10㎜、壁厚一般在0.2-0.5㎜左右;然后将管材逐渐加工至6号或接近6号状态,目前主要采用冷拔技术,这种方式需要保持切割索在70℃以下加工,而且冷拔过程中产热量较大,管材很容易走偏(横截面歪斜)、卡管,在卡管时需要拆开模具取出废品后才能继续新的加工,因此成品率极低,效率也非常低,目前一台设备一天也只能加工6根左右。
现有文献1:美国NASA Technical Memorandum 在1984年5月公开的名为“PYROTECHNIC SHOCK: A LITERATURE SURVEY OF THE LINEAR SHAPED CHARGE (LSC)”、文章编号NASA TM -82583。
现有文献2:American Institute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在2005年、41st AIAA/ASME/SAE/ASEE Joint Propulsion Conference Exhibit 10 - 13 July2005, Tucson, Arizona,发表的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inear Shaped Charge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作者:Meryl Mallery* and Tom Kozlowski† Ensign-Bickford Aerospace and Defense Company Simsbury, CT 06070。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压输送模块及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其预压输送模块能够对聚能切割索的端部进行预压以方便后期加工;其聚能切割索加工装置能够实现切割索从圆管状态逐步加工至“V”形状态,且其横截面非常接近6号状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预压输送模块,包括:
第一预压机构,用于在圆管一端压出扁;
第二预压机构,用于在扁管一端压出凹槽,以获得槽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3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