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4531.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63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梁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H04W4/38;G08C17/02;H04N7/18;H04N5/232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赵艾亮 |
地址: | 033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地质灾害 自动 监测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包括支撑柱、绳体一、爬绳组件、监控组件以及监测组件,其中,多个所述监测组件分别插入矿山边坡的钻孔中,以便获得监测数据;两个所述支撑柱呈上下错位放置,且其中一个支撑柱固定于边坡底部,另一个支撑柱固定于边坡顶部;两个所述支撑柱均上下滑动设置有收线器,所述收线器的上下调节能够使得两个所述收线器构成的倾斜角度与边坡的倾斜角度一致,且两个所述收线器共同收纳同一股绳体一;所述绳体一上采用爬绳组件沿着绳体方向可移动的设置有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能够将拍摄的地貌图像以对比观察法辅助监测矿山的地质变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属于地质灾害预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对于矿山资源的开采,矿山的地质灾害也随之产生,其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地质作用和人为地质作用,如果不加以防范,很容易对人的生命财产以及相关的机械设备造成损害,而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包括变形位移监测法和目视检查法等等,然而现有的监控方法单一,仅采用上述的一种,不能够组合使用,提高预警,另外,目前的变形位移监测装置是通过向钻孔中插入杆体测量钻孔中岩石压力,然而钻孔顶部位置岩石移动较为常见,当其发生偏移时,会影响整体的监测数据,并且现有的变形位移监测装置往往在一个钻孔中设置一个压力传感器,其只能监测一个方向的岩石压力,监测数据不够全面。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矿山地质灾害自动监测预警装置,其包括支撑柱、绳体一、爬绳组件、监控组件以及监测组件,其中,多个所述监测组件分别插入矿山边坡的钻孔中,以便获得监测数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监测组件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其监测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
两个所述支撑柱呈上下错位放置,且其中一个支撑柱固定于边坡底部,另一个支撑柱固定于边坡顶部;
两个所述支撑柱均上下滑动设置有收线器,所述收线器的上下调节能够使得两个所述收线器构成的倾斜角度与边坡的倾斜角度一致,且两个所述收线器共同收纳同一股绳体一;
所述绳体一上采用爬绳组件沿着绳体方向可移动的设置有监控组件,所述监控组件能够将拍摄的地貌图像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递至中央处理单元。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监测组件包括杆体偏移监测组件以及岩体压力监测组件,其中,所述杆体偏移监测组件包括安装仓、轴承座、连接杆、抓地杆以及压力传感器二,所述安装仓的底部同轴固定有轴承座,所述安装仓嵌入矿山边坡的钻孔中且通过抓地杆作为支撑;
所述安装仓的外圆周阵列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采用螺栓可松紧的铰接有抓地杆,所述抓地杆嵌入在边坡钻孔的四周;
所述抓地杆上还布设有压力传感器二,所述中央处理单元能够根据每个压力传感器二上的压力变化来判断安装仓以及轴承座的偏移程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岩体压力监测组件包括步进电机、转杆以及压力传感器一,其中,所述步进电机采用电机罩固定在安装仓的顶部,且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置在安装仓以及轴承座中,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端部同轴固定有转杆;
所述转杆的侧面采用长度调节组件可调节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一,在监测时,长度调节组件的每次伸缩长度为一固定值;
所述安装仓中还设置有无线传输模块。
进一步,作为优选,所述长度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座、密封仓、伸缩驱动件以及滑杆,其中,所述安装座固定嵌入在转杆中,所述安装座中固定有沿着转杆径向设置的密封仓,所述密封仓中密封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密封滑杆的一端设置有活塞,所述密封滑杆的伸出端固定有压力传感器一,所述密封滑杆的外圆周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靠在活塞上,其另一端抵靠在密封仓的侧壁上,所述密封滑杆由伸缩驱动件驱动进行伸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梁学院,未经吕梁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45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换模台车
- 下一篇: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汽车智能维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