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6187.8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5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耿韩;郭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4B41/65;C09D163/00;C09D7/61;C09D7/65;C04B111/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磨 彩色 沥青 混凝土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按照钢渣与碎石、沥青、矿粉按顺序和比例放入拌锅内,拌和后压实成型,制备钢渣混凝土;其次,将环氧树脂、固化剂、岩沥青、TiO2、着色剂、稀释剂、水、分散剂和乳化剂按顺序和比例搅拌均匀,制备彩色喷涂;最后,彩色环氧涂料,喷涂至沥青混凝土表面。本发明制备的彩色沥青混凝土显著提高抗滑、耐磨和保色性能,在公交专用道等特殊路段应用效果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的制备,属于道路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公交专用道、道路交叉口、景观道路等特殊路段长修筑彩色沥青铺面,起到交通诱导和景观美化作用。目前国内市场彩色沥青铺面种类大体上分为两类:脱色工艺(彩色沥青)和混合工艺(彩色喷涂。)[1]。脱色工艺指采用石油树脂与SBS改性剂等化工材料共混改性而成的胶结料,制备的彩色沥青原材料成本较高且用量大,加工工序复杂且加工费用较高;混合工艺指在路表喷涂喷涂剂对路面进行改色,对采用混合工艺的彩铺路面跟踪观测发现:彩色铺面在抗滑、耐磨、保色性方面表现较差。究其原因:首先,目前市面上的彩色喷涂中掺有炭黑,炭黑常用作润滑剂,用于涂料中将降低彩色铺面的抗滑性。其次,喷涂的彩色颜料填补了路表的开口空隙,减小了路面构造深度,进而降低路面抗滑性能。最后,石料的磨光值较小,在道路使用过程中,石料表面纹理构造被磨光,彩色喷涂也随之磨耗缺失,导致彩色铺面喷涂损失严重,保色性差。彩色沥青和彩色喷涂本身的技术缺陷逐渐成为彩铺行业的诟病[2]。
目前国内市场彩色沥青涂料,如部分水性环氧涂料,在制备过程中不仅需要对部分组分进行研磨,还需要对部分组分进行筛网过滤,增加了制备工序,也随之增加成本。
本发明使用岩沥青代替传统彩色沥青中的炭黑,使用钢渣代替部分粗集料,以期形成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敬义,杨闯,吴立报,罗王群,黄婉利.喷涂速凝型彩色乳化沥青及其防水涂料的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7(10):1-4.
2.李涛.高性能彩色微表处开发及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8.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彩色铺面耐磨性能和抗滑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滑、耐磨的彩色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准备沥青混凝土原材料。以总量100份计,所述的沥青混凝土的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如下:沥青5-7,钢渣5-63,碎石25-75,矿粉7-11,其中钢渣的游离氧化钙含量低于3%,吸水率低于3%,粒径范围为5-10mm。
B、制备沥青混凝土。将沥青升温至160-170℃,养护4-6小时;石料升温至170-180℃,钢渣升温至180-200℃,养护5-8小时;拌锅温度在175-185℃范围内。按照碎石和钢渣、沥青、矿粉的顺序置于拌锅内,制备钢渣沥青混合料,每次加入组分需搅拌至少90s。
C、制备彩色涂料。以总重量100份计,彩色涂料各原料重量份配比如下:环氧树脂30-40,固化剂25-30,岩沥青1-3,TiO220-30,着色剂2-10,稀释剂6-10,水5-10,分散剂4-6,乳化剂0.2-2.0,其中,岩沥青,灰分不高于15%,细度不低于200目,选取环氧树脂和稀释剂用分散机或搅拌机在200-600转/min速度下混合10-15min;在水中加入分散剂、乳化剂、岩沥青、TiO2、着色剂在1300-1800转/min高速分散15-30min,再加入固化剂在600-800转/min分散5-1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1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