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6742.7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段卓毅;顾金桃;杨卫平;刘成玉;高飞;胡陈映;肖乾;周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00 | 分类号: | B64F5/00;B64F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刘传准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桨 飞机 噪声控制 设计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航空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方法。本申请从飞机设计流程出发,通过预计螺旋桨噪声、飞机气动噪声,论证舱内噪声指标并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开展螺旋桨噪声风洞试验、飞机气动噪声风洞试验,并建立详细预计模型,对螺旋桨噪声和飞机气动噪声沿机身的分布进行仿真计算,在此基础上,建立飞机舱内噪声详细模型,对详细设计方案进行评估与优化设计,并对实际飞机进行地面和飞行噪声测试,进一步优化详细设计方案,完成了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提高了飞机座舱的驾乘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声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与飞机飞行速度、发动机工况、座舱内机载系统等密切相关.影响舱内噪声的来源多,传递路径复杂,设计难度大。亟需建立一套完备的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技术,系统地开展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改善舱内声学环境,提高驾乘人员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方法,实现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设计。
本申请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控制设计方法主要包括:
确定各观测点位置处的螺旋桨噪声;
确定各观测点位置处的气动噪声;
在气动噪声和螺旋桨噪声作用下,考虑飞机舱壁噪声传递损失,进行隔声设计,获得第一设计方案;
利用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工程预计的传递矩阵法,根据飞机结构及声学材料的声学特征参数,进行舱内噪声预计,得到第一设计方案的降噪效果预计结论;
为进一步获取高精度螺旋桨噪声试验数据,设计螺旋桨缩比模型,进行螺旋桨噪声风洞试验,测试螺旋桨噪声,推演全尺寸螺旋桨噪声,并建立螺旋桨噪声预计与分析模型,计算螺旋桨噪声沿机身分布特性;
为进一步获取高精度气动噪声试验数据,设计飞机缩比模型,进行飞机气动噪声风洞试验,测试飞机气动噪声,推演全尺寸飞机气动噪声,并建立飞机气动噪声预计与分析模型,计算飞机气动噪声沿机身分布特性;
根据螺旋桨噪声与飞机气动噪声线性叠加效应,基于所述螺旋桨噪声和气动噪声试验结果,对所述第一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包括声学材料的敷设种类、敷设位置、敷设厚度等,得到第二设计方案,根据第二设计方案对螺旋桨飞机舱内噪声进行仿真评估。
优选的是,根据螺旋桨发动机功率、螺旋桨转速、螺旋桨桨叶直径、桨叶数、环境温度、螺旋桨翼尖距飞机机身距离、螺旋桨平面位置、观测点位置参数确定各螺旋桨观测点位置处的螺旋桨噪声。
优选的是,根据观测点相对于飞机的位置,计算各螺旋桨观测点位置处的气动噪声。
优选的是,获得得到第二设计方案之后,进一步包括建立舱内噪声分析模型,进行飞机舱内噪声预计与评估,开展优化设计;
对实际飞机进行地面与飞行状态下座舱内外噪声测试,校核噪声分析模型,并根据测试的舱外噪声结果,完善螺旋桨噪声和气动噪声试验数据,对所述第二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得到第三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将第三设计方案在飞机舱内实施,并进行飞行试验,以验证第三设计方案的降噪效果,并作为最终舱内噪声控制方案。
优选的是,所述进行隔声设计包括通过隔声材料或隔声结构使各舱内观测点位置处的噪声满足设计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7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