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78671.4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8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成涛;曾大光;艾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25/36 | 分类号: | F01D25/36;F01D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型 控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盘车电机,电源接线盒,气缸,盘车齿轮位置刻度板,齿轮实际位置指针,离合连杆,万向节连接球体,机械手柄,转速传感器,机组大轴齿轮,驱动齿轮以及电机力矩检测开关,所述盘车电机垂直安装在机组大轴齿轮上方,机组大轴齿轮一侧加装转速传感器,另一侧加装电机电源接线盒,盘车电机包含驱动齿轮,盘车电机加装电机力矩检测开关,其中盘车电机驱动齿轮右侧延伸加装机械手柄,机械手柄内部包含万向节连接球体,气动离合挂档装置气缸内部包含的离合连杆延伸加装万向节连接球体,其中,离合连杆与机械手柄延伸万向节连接球体固定安装,可实现垂直拉伸或一定角度转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属于透平机组盘车控制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透平机组盘车控制系统大部分为电动盘车,即通过电机齿轮旋转带动机组整个大轴呈一定角度的旋转,在机组开机或停机过程中,盘车系统必须运行,机组暖机过程中,盘车启动,使转子均匀受热,机组停机后,盘车启动,时大轴均匀散热,消除转子的热弯曲度,避免发生动静部分的干摩擦,造成设备伤害事故。一般的盘车启动均通过人工操作盘车电机运行,拔出保险销,推手柄,齿轮啮合,行程开关闭合接通盘车电源启动,不利于工作效率提升,人工现场操作危险性强,智能化程度不够,故障率高。所以非常有必要发明一种智能型的电动盘车控制装置,实现机组盘车的全自动运行及故障判断识别功能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该技术方案通过加装气动齿轮离合装置,位置检测装置及图像识别检测技术,自动逻辑判断控制盘车电机自动运行,无需人工干预,智能化控制,同时具备故障识别判断报警及旁路仿真运行功能,保证机组盘车系统正常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盘车电机,电源接线盒,气缸,盘车齿轮位置刻度板,齿轮实际位置指针,离合连杆,万向节连接球体,机械手柄,转速传感器,机组大轴齿轮,驱动齿轮以及电机力矩检测开关,所述盘车电机垂直安装在机组大轴齿轮上方,机组大轴齿轮一侧加装转速传感器,另一侧加装电机电源接线盒,盘车电机包含驱动齿轮,盘车电机加装电机力矩检测开关,其中盘车电机驱动齿轮右侧延伸加装机械手柄,机械手柄内部包含万向节连接球体,气动离合挂档装置气缸内部包含的离合连杆延伸加装万向节连接球体,其中,离合连杆与机械手柄延伸万向节连接球体固定安装,可实现垂直拉伸或一定角度转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气缸内部包含的三组接近开关分别检测齿轮退位检测接近开关,齿对齿检测接近开关,齿轮进位啮合检测接近开关的三种状态信号,再将信号传送至盘车运行控制逻辑程序中。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盘车驱动齿轮固定加装的机械手柄再延伸加装齿轮实际位置指针,在指针右侧固定加装盘车齿轮位置刻度板,刻度板包含齿轮进位,齿对齿,齿轮退位三组位置,在盘车齿轮位置刻度板右侧安装图像检测仪。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进气电磁阀动作,气缸气源压力推动离合连杆动作,离合连杆带动齿轮机械手柄动作,机械手柄带动驱动齿轮动作,实现气动控制的盘车齿轮离合挂档功能。
智能型盘车控制装置的控制方法,智能盘车控制逻辑程序分三种控制模式:
模式一:盘车正常运行控制模式;
转速传感器检测到机组大轴转速信号为“零”,盘车启动程序开始工作,电磁阀得电动作,气缸内气源压力驱动离合连杆带动电机驱动齿轮进位动作,此时齿轮进位信号到后,程序驱动盘车电机得电,盘车开始运行,转速传感器将盘车运行转速30r/min信号反馈到盘车控制程序中实现盘车正常的闭环控制。如果电磁阀得电后,齿轮进位啮合信号未到,齿轮未进位信号到,则程序再次启动,再次驱动电磁阀得电,再次驱动齿轮进位,反复2次,直至盘车齿轮与机组大轴齿轮进位啮合,满足盘车电机启动条件。
模式二:接近开关故障后盘车仿真运行控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8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