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打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79908.0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04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0 | 分类号: | B24B27/00;B24B41/06;B24B47/12;B24B4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盛时永 |
地址: | 221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飞轮 铸造 毛坯 表面 打磨 工艺 | ||
1.一种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打磨工艺,主要由一种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打磨设备配合完成,所述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打磨设备包括机架(1)、固定打磨机构(2)、移动打磨机构(3)以及旋转夹持机构(4),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固定打磨机构(2)安装在机架(1)右侧内壁上,旋转夹持机构(4)穿过固定打磨机构(2)安装在机架(1)右侧内壁上,移动打磨机构(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机架(1)下方内壁上;其中:
所述的固定打磨机构(2)包括固定长板(21)、固定长杆(22)、二号驱动气缸(23)、固定打磨支链(24)以及固定导向支链(25),所述的固定长杆(22)周向安装在机架(1)右侧内壁上,固定长板(21)安装在固定长杆(22)左端,固定长板(21)左侧开设有三号凹槽,二号驱动气缸(23)安装在三号凹槽内部,二号驱动气缸(23)驱动轴左侧安装有固定打磨支链(24),固定导向支链(25)安装在固定长板(21)外侧;
所述的固定打磨支链(24)包括一号打磨组件(241)、塑型板(242)、双向驱动气缸(243)、三号弹簧杆(244)、底板(245)以及导向杆(246),其中所述的底板(245)安装在二号驱动气缸(23)驱动轴上,双向驱动气缸(243)通过气缸座安装在底板(245)上,双向驱动气缸(243)两侧对称设置有塑型板(242),且一侧塑型板(242)上开设有U型结构,另一侧塑型板(242)上安装有导向杆(246),导向杆(246)与U型结构滑动配合,一号打磨组件(241)安装在塑型板(242)上,一号打磨组件(241)外侧通过三号弹簧杆(244)与固定长板(21)相连接;
所述的移动打磨机构(3)包括五号驱动气缸(31)、移动直板(32)以及移动打磨支链(33),其中所述的五号驱动气缸(31)通过气缸座安装在机架(1)上,五号驱动气缸(31)驱动轴与移动直板(32)相连接,机架(1)内壁上开设有四号滑槽,移动直板(32)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四号滑槽内部,沿移动直板(32)周向设置有移动打磨支链(33);
所述的旋转夹持机构(4)包括一号旋转电机(41)、旋转轴(42)、二号旋转电机(43)、凸轮轴(44)以及支撑支链(45),其中所述的一号旋转电机(4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机架(1)右侧内壁上,一号旋转电机(41)输出轴通过轴套与旋转轴(42)固定连接,旋转轴(42)内部开设有腔体,二号旋转电机(43)通过电机座安装在腔体左侧,二号旋转电机(43)输出轴通过轴套与凸轮轴(44)固定连接,旋转轴(42)上周向开设有一号滑槽,一号滑槽内部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有支撑支链(45),且支撑支链(45)内端抵靠在凸轮轴(44)上,支撑支链(45)外端与旋转轴(42)外部保持齐平;
该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打磨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放置抵靠:将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放置到旋转轴(42)上,通过二号旋转电机(43)将支撑支链(45)向外推动,使支撑支链(45)紧紧抵靠在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内圆面上;
S2、贴合固定:通过二号驱动气缸(23)将固定打磨支链(24)贴紧在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上,通过调节一号打磨组件(241),使一号打磨组件(241)更加贴合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表面,同时调节固定导向支链(25)对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外表面进行限位;
S3、限位打磨:通过五号驱动气缸(31)驱动移动打磨支链(33)向右移动,使移动打磨机构(3)与固定打磨机构(2)相互固定,同时对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进行限位,通过调节移动打磨支链(33)使移动打磨支链(33)与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紧紧贴合,一号旋转电机(41)驱动,对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进行打磨;
S4、复位码放:打磨结束,五号驱动气缸(31)退回,二号旋转电机(43)带动凸轮轴(44)复位,将打磨完成后的汽车飞轮铸造毛坯件进行码放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科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990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与金属板的电流辅助压力固态焊接方法
- 下一篇:缓冲结构及具有其的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