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0906.3 | 申请日: | 2020-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徐一超;李珂;毛江萍;卢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长和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7 | 代理人: | 何畏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砧木 快速 繁殖 生根 培养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苹果苗木繁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采集楸子枝条水培15天左右,取长出的嫩芽作为外植体材料,消毒后接种到初代培养基中,放在光照环境下培养;幼苗分株后,接种到继代培养基中,继续在光照环境下培养;生长30‑40天后,选取长势健壮的楸子幼苗,转移到无糖培养盒中,并放到无糖培养专用培养架上,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光照环境下进行无糖生根培养25‑35天出苗。本发明的培养基不易污染,保证了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了楸子组培苗的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将生根炼苗结合节省时间成本,可以加快楸子组培苗的优质高效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苹果苗木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苗木的繁育多以压条繁育和组织培养繁育为主,但传统的组织培养技术存在着诸多问题。传统组织培养生根采用的培养基多为含糖的有机物质,导致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滋生严重,造成污染;由于含有琼脂等物质,培养基过于致密,不利于组培苗根部呼吸,生根效果较差;且为了降低污染率,传统组培采用的组培瓶内部空间小,湿度大,组培苗长势弱,生根后无法直接移栽,必须先进行炼苗,但在炼苗和后续移栽环节中,都会有大批组培苗死亡,导致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成本提高。
除此之外,常见的矮化砧木如M29、T337等,在建园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水肥要求较为严格、抗逆性差,树体长势弱,水肥条件差的地方建园时不易成活等,尤其是在西北地区的干旱、半干旱雨养果园,这些问题尤为突出。
而楸子(Malusprunifolia(Wild.)Borkh),分布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辽宁、内蒙古等省区野生或栽培,适应性较强,建园时移栽易成活,根系发达且抗逆性较强,具有较好的抗旱抗病能力,是乔化果园建园时的理想砧木,非常适合在土壤、气候等条件较差的地区进行推广。以往的果园采用楸子作为建园砧木时,多采取实生繁殖,但这种繁殖方式生长的砧木整齐度较差,树体长势参差不一,导致园貌不齐,给后续果园管理造成诸多不便。而在组培条件下生产的楸子幼苗,长势整齐,且可以按照幼苗株幅大小进行分类栽植,大大减轻了管理难度,省工省力,也降低了管理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传统的组织培养技术存在培养皿易污染、苗木生根较差、后期移栽成活率低、成本较高;常见矮化砧木不适合在土壤、气候等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种植;传统实生繁殖的楸子在成园后树体长势不一,园貌不齐,给后续管理带来诸多不便,成本也相应提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传统组织培养生根所用的培养基多为含糖的有机物质,十分容易污染,为了降低污染率,不得不采用内部空间较小的培养瓶,这就会导致组培苗内部生长的环境湿度大,与外界基本不进行气体交换,幼苗长势较弱,生根较差。因此,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传统组织培养生根培养基易污染的问题,就无法解决组培苗在炼苗和移栽过程中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也就更难实现降低成本、苗木优质高产的目标。
目前国内主流砧木多为M26和T337等矮化砧木,这些砧木多数是从国外选育的砧木品种,推广力度大,却未能考虑很多地区的实际条件,盲目推进,结果是在一些气候较为恶劣的地区,这些砧木适应性较差,生长并不理想。且由于其抗逆性不强,水肥管理要去也较为严格,进一步加大了干旱、半干旱雨养果园的投资成本。
楸子适应面积广,但推广力度较小,且以往在利用时,很多果农都采用实生繁殖的方式,树体长势不齐,后续管理难度大,使得这一有许多优良特性的砧木迟迟得不到进一步应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如果能从源头上解决组织培养生根培养基易污染的问题,就给使用大型培养箱提供了前提条件,这样培养箱的内部湿度将会降低,使得内外环境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改善组培苗的生长环境,有利于组培苗的生长,产出的组培苗长势粗壮,生根较好,无需进行炼苗就可移栽,在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同时,省去了一个步骤,使得成本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09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