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色注塑自动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3249.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勇;李翔;张良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朗琪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6 | 分类号: | B29C45/16;B29C45/42;B29L1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自动 成型 装置 | ||
一种双色注塑自动成型装置,包括动模和静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备基座、旋转盘、旋转电机、升降装置、注塑装置、机械手和控制器,所述动模包括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所述第一动模包括第一注塑口、第一凹槽、凸块和第一传输轨道,所述凸块的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部件需求的两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动模包括第二注塑口、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配件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和用于将物料传输至第二凹槽内的第二传输轨道,所述静模上包括与眼镜零部件相适配的第三凹槽,当动模与静模配合时,第三凹槽的位置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分别固定于升降装置,所述静模固定于旋转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眼镜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色注塑自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佩戴眼镜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也越来越重视眼镜的美观性,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双色眼镜,即在镜框、镜脚处使用两种颜色的材料进行注塑,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眼镜的美观性,传统工艺中,通常使用二次注塑工艺将颜色不同的眼镜零部件黏合在一起,在黏合过程中容易导致产品撕裂,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的操作熟练度对产品的品质影响较大,而长时间枯燥工作容易导致工作人员疲劳,产品质量不稳定,次品率较高,大量使用人力生产也会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满足双色注塑的前提下可一次性将眼镜零配件加工成型、加工过程自动化、能够大大降低人力成本的双色注塑自动成型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双色注塑自动成型装置,包括用于生产眼镜零部件的动模和静模,还包括设备基座、用于放置静模的旋转盘、用于驱动旋转盘旋转的旋转电机、用于控制动模升降的升降装置、用于注塑物料的注塑装置、用于夹取产品的机械手和用于控制旋转电机、升降装置、注塑装置和机械手的控制器,所述动模包括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所述第一动模包括用于注塑物料的第一注塑口、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部件相适配的第一凹槽、位于第一凹槽内的凸块和用于将物料传输至第一凹槽内的第一传输轨道,所述凸块的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部件需求的两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形状大小相适配,所述第二动模包括用于注塑物料的第二注塑口、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配件相适配的第二凹槽和用于将物料传输至第二凹槽内的第二传输轨道,所述静模上包括与眼镜零部件相适配的第三凹槽,当动模与静模配合时,第三凹槽的位置与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分别固定于升降装置,所述静模固定于旋转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本装置进行眼镜零部件加工工作时,首先将第一动模、第二动模分别和静模配合在一起,注塑装置先通过第一注塑口对第一动模进行注塑,由于第一凹槽内设有凸块,凸块的形状大小与眼镜零部件需求的两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因此只会对眼镜零部件需求的另一种颜色的形状进行注塑,当物料凝固后,旋转电机驱动旋转盘旋转至机械手所处位置处,然后,升降装置带动第一动模开模,机械手将半成品夹取出来,再将第二动模旋转至机械手位置处,机械手将半成品放入与第二动模配合的静模上,升降装置再控制第二动模与静模配合,注塑装置再通过第二注塑口对第二动模进行注塑,与此同时,由于第一动模内的半成品零部件已经被夹出,第一凹槽内没有物料,注塑装置可以在对第二动模进行注塑的同时对第一动模进行注塑,这样就完成了整个眼镜零部件的加工工作,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然后升降装置控制第二动模开模,机械手将眼镜零部件成品夹出,放入成品收集区,这样就实现了眼镜的自动化成型、夹取工作,大大提高了眼镜加工工作的自动化程度,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静模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静模分别与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配合,两个静模分别固定于旋转盘上,两个静模中心对称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静模中心对称设置,可以保证第一动模和第二动模只需要进行升降就能完成装配工作,而不需要对第一动模或第二动模进行一定角度的旋转,这样可以使加工工作更简单、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朗琪光学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朗琪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保温轻质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铝合金废料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