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3835.2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643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杜志刚;梅家林;焦方通;王首硕;傅金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9/608 | 分类号: | E01F9/608;E01F9/615;E01F9/619;E01F9/669;E01F15/14;E01F9/553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避险 车道 诱导 系统 | ||
1.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级标志诱导系统与四层线形诱导系统,
所述四级标志诱导系统包括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一(70)、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二(80)、弯道警告标志(16)、避险车道警告标志(17)、门架式避险车道引导标志(6)以及避险车道确认标志(30),所述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一(70)设于离避险车道1000m处,所述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二(80)设于离避险车道500m处,所述弯道警告标志(16)设于弯道起点处,且设于行车方向左侧,所述避险车道警告标志(17)设于离鼻端200~250m外,且设于行车方向右侧,所述门架式避险车道引导标志(6)设于避险车道渐变段结束点,所述避险车道确认标志(30)设于鼻端,
所述四层线形诱导系统包括警示型线形诱导标(1)、圆形座式轮廓标(8)、突起路标(60)、矩形轮廓标(9)、柔性警示柱(40)与防撞桶(50),所述警示型线形诱导标(1)设于主线护栏(3)与制动坡床护栏(13)前半段护栏两侧,所述圆形座式轮廓标(8)设于主线护栏(3)与制动坡床护栏(13)后半段护栏上,所述突起路标(60)设于主线和制动车道边缘线外侧,所述矩形轮廓标(9)设于制动坡床护栏(13)侧壁,所述柔性警示柱(40)设于避险车道中间前30m处,且设于鼻端导流线上,所述防撞桶(50)设于鼻端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一(70)与避险车道预告标志二(80)采用高位单悬臂标志,所述弯道警告标志(16)与避险车道警告标志(17)采用路侧低位单柱式标志,所述门架式避险车道引导标志(6)采用高位门架式标志,所述避险车道确认标志(30)采用鼻端低位单柱式标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型线形诱导标(1)采用大尺度低频高位信息,所述圆形座式轮廓标(8)与矩形轮廓标(9)采用中尺度高频中位信息,所述突起路标(60)采用小尺度高频低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道警告标志(16)与避险车道警告标志(17)上均设有小型四角黄闪灯警示系统,且避险车道警告标志(17)的下方还标有“避险车道”字样,所述小型四角黄闪灯警示系统包括矩形白色铝合金板(25),所述矩形白色铝合金板(25)的顶部上设有矩形太阳能电池板(22),所述矩形白色铝合金板(25)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黄闪灯(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险车道确认标志(30)上设有双黄闪灯警示系统,所述双黄闪灯警示系统包括矩形太阳能电池板(22)与2个双黄灯(1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渐变段结束点处的主线门架式标志(20),所述主线门架式标志(20)上设有门架式避险车道引导标志(6)与警示下一避险车道标牌(7),所述主线门架式标志(20)的支撑竖杆(4)在迎车方向用铝板包裹成平面,且铝板表面装设有30~40cm宽的黄黑相间反光膜(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路标(60)、圆形座式轮廓标(8)和矩形轮廓标(9)的设置间距均为10~12.5m,共同构成频率为1~2Hz的空间高频信息流,所述警示型线形诱导标(1)的设置间距为60~75m,构成频率为7~12Hz的空间低频信息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公路避险车道诱导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型线形诱导标(1)上设有红白相间反光膜(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38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