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可调式燃气起竖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5294.7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1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高钦和;任玉亮;刘志浩;管文良;邓刚锋;邵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18;F15B15/20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郭璐 |
地址: | 71002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调式 燃气 动力装置 | ||
一种流量可调式燃气起竖动力装置,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燃气发生器内沿轴向设有空壳结构,该空壳结构内左右活动设置有阀杆,且阀杆的一端连接有阀头,阀头穿过开设于上述空壳结构右端的内壳后开孔后,左右活动设置在喷管内,喷管贯通连接在燃气发生器与气液驱动器之间;阀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固定,滑块螺纹连接在旋转轴上,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开设于上述空壳结构左端的头部开孔后,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连接箱体的外壁上。解决了传统液压起竖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可以自主控制油液输出流量,特别适用于车载起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量可调式燃气起竖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特种车辆技术的不断发展,特种车辆对负载快速起竖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快速举升的过程中,为使负载获得更快的起竖速度、完成起竖动作,必须提供给液压动力装置更大的流量。
目前增加液压系统流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增大液压泵的排量、转速或增加液压泵的数量;(2)采用高压气瓶释放高压气体,从而快速推动储存的油液实现大流量输出。
对于上述的方式(1),虽然理论上可以通过增大液压泵的排量、转速或增加液压泵的数量的方式实现大流量输出,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发现:为液压泵提供动力的现有动力源往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为这种方式会导致液压泵对动力源的输出功率要求极高,动力源必须输出非常大的功率才能满足液压泵正常工作,显然,现有液压泵难以满足要求,如果专门设计超高功率动力源,存在成本过高、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对于上述的方式(2),虽然可以提供非常大的输出功率,但是这种方式会导致高压气瓶的体积非常大,占用更多空间,对安装空间本来就非常有限的车载系统带来困难,另外,超高压的气瓶压力,对材料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压力容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带来安全风险。
因此,借鉴现有增加液压系统流量的方式存在对动力源要求高或高压气瓶占用空间大、危险性高的问题,如何有效的保证特种车辆液压系统对流量的需求,成为了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始终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的流量可调式燃气起竖动力装置,解决了传统液压起竖速度慢的问题,同时可以自主控制油液输出流量,特别适用于车载起竖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燃气发生器、气液驱动器和流量调节机构;上述流量调节机构包含驱动电机、连接箱体、联轴器、旋转轴、滑块、阀杆、阀头、喷管;上述燃气发生器内沿轴向设有空壳结构,该空壳结构内左右活动设置有阀杆,且阀杆的一端连接有阀头,阀头穿过开设于上述空壳结构右端的内壳后开孔后,左右活动设置在喷管内,喷管贯通连接在燃气发生器与气液驱动器之间;阀杆的另一端与滑块连接固定,滑块螺纹连接在旋转轴上,旋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开设于上述空壳结构左端的头部开孔后,与联轴器连接,联轴器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驱动电机固定在连接箱体的外壁上,连接箱体固定在燃气发生器的头部外壁上,位于燃气发生器外部的旋转轴以及联轴器均设置在上述连接箱体内;所述的气液驱动器内部空间内左右活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将气液驱动器内部空间分设为左侧的燃气室和右侧的液压室,该液压室利用液压油管与期数系统的油缸进油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轴与头部开孔的接触处嵌设有动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阀头与内壳后开孔的接触处嵌设有耐高温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燃气发生器上连接有压力传感器,该压力传感器与外部控制端数据传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液驱动器上连接有燃气安全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塞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所述的活塞的外环壁上套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左右活动设置在气液驱动器壳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52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