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油路管件制造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6012.5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449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庆峰;安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纽世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31/00 | 分类号: | B22D31/00;B08B9/023;B24B1/00;B05D7/14;B05D5/00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永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27 | 代理人: | 陈洁 |
地址: | 421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油路 制造 加工 工艺 | ||
1.一种汽车油路管件制造加工工艺,其使用了一种表面清理设备,该表面清理设备包括安装架(1)、支撑座(2)、定位装置(3)与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表面清理设备制造加工汽车油路管件时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1.模具设计: 根据管件的设计图纸设计对应形状的铸造模具;
S2.铸造成型:将金属液体浇进铸造模具内,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管件;
S3.精加工: 对管件表面进行打磨加工,以将铸件的飞边和浇口去除;
S4.表面清理:通过表面清理设备对管件表面粘附的污渍进行全面清理;
S5.喷涂处理:在经过S4处理后的管件表面均匀喷涂防腐漆,以起到防腐防锈的目的;
所述安装架(1)为L型结构,安装架(1)右下角与左上角均安装有支撑座(2),位于安装架(1)右下角的支撑座(2)上安装有定位装置(3),位于安装架(1)左上角的支撑座(2)上安装有清理装置,且安装架(1)下端从前往后均匀开设有圆形通孔;
所述支撑座(2)包括固定块(21)、安装杆(22)、横向支撑板(23)、竖向支撑板(24)、一号联动杆(25)与二号联动杆(26),固定块(21)安装在安装架(1)上,固定块(21)为直角梯形结构,且固定块(21)直角边与安装架(1)侧壁相连接,固定块(21)上端从前往后均匀开设有放置槽,放置槽数量与圆形通孔数量相同,放置槽布置间距与圆形通孔布置间距相同,放置槽之间通过安装杆(22)相连接,安装杆(22)左侧通过轴承安装有横向支撑板(23),安装杆(22)上端通过轴承安装有竖向支撑板(24),且安装在安装架(1)右下角的支撑座(2)中的横向支撑板(23)与竖向支撑板(24)顶端均开设有安装圆孔,前后相邻的横向支撑板(23)之间通过一号联动杆(25)相连接,前后相邻的竖向支撑板(24)之间通过二号联动杆(26)相连接;
所述定位装置(3)包括定位件(31)、调径杆(32)、一号连接杆(33)与二号连接杆(34),安装在安装架(1)右下角的支撑座(2)中的横向支撑板(23)与竖向支撑板(24)顶端上开设的安装圆孔内均安装有定位件(31),定位件(31)内壁与调径杆(32)上端相连接,调径杆(32)上端为圆台型结构,调径杆(32)下端位于定位件(31)外,左右相邻的调径杆(32)之间通过一号连接杆(33)相连接,左右相邻的定位件(31)之间通过二号连接杆(34)相连接;
所述清理装置包括转动电机(41)、转动伸缩杆(42)、弯管清理刷(43)、一号同步杆(44)、旋转电机(45)、主动齿轮(46)、从动齿条(47)、伸缩气缸(48)、直管清理刷(49)与二号同步杆(410),转动电机(41)通过电机座安装在位于安装架右下角的固定块前端,转动电机(41)输出轴与转动伸缩杆(42)一端相连接,转动伸缩杆(42)另一端安装有弯管清理刷(43),前后相邻的弯管清理刷(43)之间通过一号同步杆(44)相连接;
位于安装架左上角的固定块前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旋转电机(45),旋转电机(45)输出轴后侧安装有主动齿轮(46),主动齿轮(46)上端与左端均啮合有从动齿条(47),两个从动齿条(47)分别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横向支撑板与纵向支撑板,从动齿条(47)末端与伸缩气缸(48)底端连接,伸缩气缸(48)顶端安装有直管清洁刷,前后相邻的直管清洁刷之间通过二号同步杆(410)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油路管件制造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31)包括外筒体(311)、连接圆板(312)、连接弹簧(313)与弧形板(314),外筒体(311)安装在安装圆孔内,外筒体(311)内侧沿其周向方向均匀布置有四个弧形板(314),弧形板(314)下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外筒体(311)内壁相连接,弧形板(314)上端通过滑动配合方式与连接圆板(312)下端相接触,且连接圆板(312)与弧形板(314)之间通过连接弹簧(313)相连接,四个弧形板(314)侧壁相互紧贴时组成完整的圆筒结构,且圆筒内部为从上往下直径逐渐增大的圆台型空腔结构,弧形板(314)内壁与调径杆(32)上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纽世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省纽世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01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预防交叉感染功能的口腔椅旁打磨装置
- 下一篇:胶囊系统的通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