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6440.8 | 申请日: | 2020-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94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月;陈天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厨具 智能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入油量采集模块、油温采集模块、油烟分析模块、参数存储数据库、油烟浓度检测模块、油烟机参数检测终端、大数据服务器、智能显示预警终端和清洁处理机构。本发明利用温度推演公式获得锅底内的实际油温数值,提高了对锅具内实际油温检测的便利性和准确性,且通过大数据服务器建立油烟排放性能模型,获得油烟机在当前风压下的排烟性能系数,根据油烟机的排烟性能系数对油烟机进行动态调节处理,以控制油烟机的工作风压降低或升高,以最大化地动态调节油烟机的排烟性能,能够快速且有效地对产生的油烟进行排出,提高了油烟的排放效果,且软硬件相配合应用,实现了智能厨具控制上的软硬件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厨具智能控制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里,离不开三餐,离不开厨房,厨房是油烟聚集最多的地方,常在厨房出没的人,尤其是厨师和主妇们,难免都会和油烟打交道,厨房内油烟具有的危害:1.严重污染厨房内的空气,污染厨房内空气的主要开源是炒菜的油烟和液化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等;2.油烟中含有大约300种有害物质、DNP等,其中含有肺部致癌物“二硝基苯酚、苯并芘”,长时间吸入油烟一是人体组织发生病变;3.对皮肤的伤害,油容易吸附到脸上,进而再吸附烟尘,长期以往就堵塞了皮肤;4.对眼睛的伤害,油烟对眼睛非常的刺激,尤其是有干眼症的人;5.对嗓子的伤害,尤其是有咽炎的人,可惜现在十有八九的人们都有轻重不一的咽炎。厨房出来后容易不停咳嗽,油烟被呼吸进嗓子,会造成嗓子更加干痒难耐;6.对肺的伤害,长期呼吸在高浓度的油烟环境中,对这部分人的肺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等。
为了减少油烟对人体的伤害,厨房内必不可缺的除油烟设备就是油烟机,但是随着市场上油烟机的种类、品牌越来越多,增加了用户的选择困难,同时,现有的油烟机系统无法准确检测出锅具内的实际油温,无法根据做饭时油烟产生的量以及油烟机在不同风压的排放油烟量进行自动控制风压,进而无法提高油烟机的排烟性能,导致厨房产生的油烟排放效率差,以及导致剩余的油烟对厨房内人员产生很大的伤害,另外,现有油烟机无法根据油烟机的油烟排放效果自动进行油烟机的清洁处理,导致因油烟机清理不及时存在油污堆积,降低了油烟的排放效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下问题:
1、无法准确获取锅底内油的实际温度;
2、如何分析油烟机排放油烟的效果;
3、如何实现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对油烟机进行自动清洁处理。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厨具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入油量采集模块、油温采集模块、油烟分析模块、参数存储数据库、油烟浓度检测模块、油烟机参数检测终端、大数据服务器、智能显示预警终端和清洁处理机构;
所述入油量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厨房锅具炒菜时倒入的油量图像,对倒入的油量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经处理后的油量图像与参数存储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各油量预先图像进行对比,筛选出与采集的油量图像相匹配的油量预先图像,并提取该油量预先图像对应的锅具内油的体积发送至油烟分析模块;
所述油温采集模块采集距离锅底的距离为d处的温度,并将采集的油温数据发送至油烟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64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方便检修时攀爬的园林景观灯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电阻柜智能监测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