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载体、宿主细胞在审
申请号: | 202010488211.X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3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朱晨光;王炼;章琰;马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53 | 分类号: | C12N15/53;C12N9/02;C12N15/70;C12N1/21;C12N15/10;C02F3/34;C12R1/19;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动 杆菌 苯酚 羟化酶 基因 编码 蛋白 及其 克隆 方法 载体 宿主 细胞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载体、宿主细胞。本发明基因来源于不动杆菌属细菌,为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该基因编码苯酚羟化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发挥苯酚羟化酶的功能,能使大肠杆菌实现降解苯酚的能力,同时也预示了它在其他生物降解苯酚利用方面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克隆方法,应用于好氧降酚微生物及酚类化合物有机污染物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水溶性有机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石油、化工、煤气、焦化、钢铁及酚类生产厂排放的废水中,有毒且难降解。含酚污水不经过处理而任意排放会污染生态环境。因此,酚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被我国等一些国家列入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苯酚是典型的酚类有机物之一。苯酚的微生物降解法在效率、投资和二次污染等方面相对化学降解法有明显的优越性。从自然和人工环境中已鉴定并分离到大量的好氧降酚微生物,它们的多样性非常广泛,包括假单胞菌属、芽胞杆菌属、产碱杆菌属、酵母菌属、丛毛单胞菌属、罗尔斯通菌属、不动杆菌属、伯克雷氏菌属等,关于这些菌降解苯酚的生理生化特性已有不少的研究报道。
细菌对苯酚好氧降解的代谢途径目前已有完整解析,第一步是苯酚加氧生成邻苯二酚,由苯酚羟化酶(phenol hydroxylase)负责催化,然后邻苯二酚再分别经邻位和间位开环裂解,进一步生成β-酮基己二酸和α-酮基己二酸等中间产物,该两类化合物均为生物体内三羧酸循环过程的中间产物。整个好氧降解苯酚途径中,第一步反应是限速步骤。因此,苯酚羟化酶的活性将决定细菌对苯酚的降解利用能力,其编码基因是整个降酚基因簇上的关键基因,研究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双重价值。
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是一种常见的土壤细菌,在富含酚类废水污染的河道污泥中广有分布,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苯酚利用能力。对这类细菌进行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鉴定,将有助于发现新型降酚基因并应用于微生物代谢工程,指导生物强化和生物修复策略,为今后改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良好的科学依据,这成为亟待了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其编码蛋白及其克隆方法和载体、宿主细胞,该基因编码苯酚羟化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发挥苯酚羟化酶的功能,能使大肠杆菌实现降解苯酚的能力,同时也预示了它在其他生物降解苯酚利用方面的应用价值。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该基因的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的碱基序列。
一种本发明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编码的蛋白,其蛋白的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含有本发明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
一种宿主细胞,该宿主细胞含有本发明重组表达载体。
一种不动杆菌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克隆方法,步骤如下:参考NCBI数据库中的不动杆菌属细菌的苯酚羟化酶基因的序列,设计了特异引物,从自行保藏的不动杆菌细菌菌株基因组DNA 中扩增,得到苯酚羟化酶基因;
所述引物为:BP1F:5’-ATGACTTTAGAAATTAAAAC-3’和BP1R:5’-TTATATCGCGGCGTCGCAGC-3’。
优选上述PCR扩增的条件为:94℃,5分钟;94℃,50秒,53℃,50秒,72℃,1分10 秒,28个循环;72℃8分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82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 下一篇:检测储能系统的电池元中的潜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