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88367.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54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敏;赵振东;蔡隆玉;谢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K1/04;B60L58/26;B60L58/27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陈兴旺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电混动 卡车 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包括电池包架及若干电池包,电池包架设有若干用于隔离电池包的层板,层板设有若干网孔,电池包的下表面设有电池包支腿,电池包架的内表面设有用于连接电池包侧壁及顶部的限位条;电池包架的外侧设有用于取放电池包的可开启门体,门体与电池包架支架设有用于密封门体与电池包架的密封装置。本发明还包括电池调温装置,电池调温装置包括电池加热装置及电池风冷系统。本发明将电池包采用模块化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电混动卡车电能补充缓慢的技术问题,电池调温装置能够对电池包的温度进行调节,尽可能地利用外界资源,在调节温度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产生额外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电混动卡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
背景技术
在能源制约、环境污染等大背景下,我国政府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解决能源及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各汽车生产企业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抢占未来汽车产业制高点的重要战略方向。在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近几年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油电混动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就现阶段,相对于氢能源、太阳能而言,采用电能逐渐取代燃油的技术障碍较小,但受限于电池技术的发展,目前纯电动汽车的使用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卡车相对于乘用车而言燃油消耗更大,因此设计一种油电混动卡车对于降低卡车的燃油消耗具有重要的意义。现对于乘用车,卡车的行驶距离通常较长,使用率也较高,受限于充电速度(快充技术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目前设计可快速更换电池包的油电混动卡车可行性更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油电混动卡车电能补充缓慢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包括电池包架及若干电池包,电池包架设有若干用于隔离电池包的层板,层板设有若干网孔,电池包的下表面设有电池包支腿,电池包支腿的下端设有定位凸环,层板设有用于连接定位凸环的定位槽,定位槽设有用于连接定位凸环的弹性挡块;弹性挡块是预压顶珠、弹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者组合;
电池包架的内表面设有用于连接电池包侧壁及顶部的限位条;电池包架的外侧设有用于取放电池包的可开启门体,门体与电池包架支架设有用于密封门体与电池包架的密封装置。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其特征在于:电池包架连接于车架,层板竖直设置,限位条连接层板。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架有两个,两个电池包架以驾驶室的中心为对称中心,对称设置于驾驶室的后侧,所述电池包架的下端连接车架,所述层板水平放置,所述电池包放置于层板的上表面。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调温装置,所述电池包架的还设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的进风端连接进风管,所述进风管连接电池调温装置,所述电池调温装置包括电池加热装置及电池风冷系统。
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前述的一种油电混动卡车电池快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加热装置包括下进风罩、所述下进风罩通过第一阀门连接进风管,所述下进风罩的进风端连接散热器;
所述电池风冷系统包括上进风罩及第二阀门,所述上进风罩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管,上进风罩的进风口端连接于车辆驾驶室顶端的导风罩,所述进风管通过第二阀门连接车辆制冷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83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