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0413.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全;黄智鹏;张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02;E02D5/24;E02D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桩基础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1.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包括静压锚杆桩(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防水套管(4),所述防水套管(4)套设于静压锚杆桩(3)桩头的外壁上,所述防水套管(4)上设置有环防水套管(4)外壁周向设置一圈的水平板(41),所述水平板(41)的下表面与地基底板(1)配合,所述水平板(41)上设置有若干插接于地基底板(1)内的紧固螺栓(5),各根紧固螺栓位于任意相邻设置的两件外防水密封圈围合形成的区域范围内,所述紧固螺栓(5)与水平板(41)配合的部位设置包裹有防水密封胶(51),所述防水套管(4)包括内管(42)和外管(43),所述外管(43)的下端套设于内管(42)的上端上,所述水平板(41)套设于内管(42)的外壁上且上表面与外管(43)的下端面相连接,当防水套管(4)安装于压桩孔(2)内时,内管(42)的下端伸入压桩孔(2)内,水平板(41)的下表面与地基底板(1)紧密配合;
内防水密封圈(6),所述内防水密封圈(6)设置于防水套管(4)的外管内壁上,所述内防水密封圈(6)与静压锚杆桩(3)的桩头外壁贴合,所述内防水密封圈(6)设置于内管(42)的上端面上,所述外管(43)内安装有挤压环(8),所述挤压环(8)的外壁与外管(43)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内防水密封圈(6)的横截面呈“U”字设置,所述内防水密封圈(6)的槽口向上设置,所述挤压环(8)的下表面设置有伸进内防水密封圈(6)槽口内的外撑部(81),外撑部(81)的横截面呈子弹头状设置,且当内防水密封圈(6)未受到挤压变形时,内防水密封圈(6)槽口的深度大于外撑部(81)的高度;
外防水密封圈(7),所述外防水密封圈(7)设置有多件,还包括涂覆于地基底板(1)上的防水材料层(9),所述外防水密封圈(7)位于防水材料层(9)的表面上,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道内凹槽,各件所述外防水密封圈(7)分别放置于各道内凹槽(411)内。
2.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安装静压锚杆桩(3),然后清理地基底板(1),并在地基底板(1)环压桩孔(2)的部位涂覆防水材料层(9);
步骤二:将安装有外防水密封圈(7)的防水套管(4)安装在地基底板(1)上,并利用包裹有防水密封胶(51)的紧固螺栓(5)牢固安装在地基底板(1)上,使得外防水密封圈(7)与防水材料层(9)紧密贴合;
步骤三:将内防水密封圈(6)安装在防水套管(4)的内管上,最后安装挤压环(8)以使得防水套管(4)与静压锚杆桩(3)桩头紧密配合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4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泄漏全动力密封型立式自吸泵
- 下一篇:楼板加固支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