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490413.8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9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罗伟全;黄智鹏;张润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31/02;E02D5/24;E02D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压 桩基础 结构 及其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涉及静压锚杆桩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静压锚杆桩、安装于压桩孔上且套设于静压锚杆桩桩头外壁上的防水套管、设置于防水套管内以用于确保防水套管与静压锚杆桩之间密封性的内防水密封圈、设置于防水套管外以用于确保防水套管与地基底板之间密封性的外防水密封圈以及设置于防水套管且压住内防水密封圈以用于确保内防水密封圈安装牢固的挤压环;其中,还包括设置于地基底板表面上的防水材料层,外防水密封圈位于防水材料层的边上。本发明具有提高静压锚杆桩桩头防水能力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城市化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既有建筑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改建、扩建,这也就有了对地基基础进行补强的需求。但对于既有建筑物内的地下室,其施工场地狭小,层高又低;而有些办公或住宅楼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改扩建,此时对施工噪音控制要求严格。现有技术对于既有建筑内补强基础,一般采用压桩加固,以静力压桩机施工,施工时需拆除既有建筑中施工区域的顶板,破坏原结构,不仅施工量大,施工噪音强,其机械台班、拆除及再修补的费用也非常大。
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2767180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静压锚杆桩补强基础施工方法,其步骤为:首先对既有建筑地基需补强桩位进行测量定位,并确定桩架安装位置;在补强桩位的定位位置上开凿地基底板钢筋形成压桩孔;对锚杆孔进行定位并钻孔;将锚杆安装在锚杆孔中,固定并养护;安装桩架并在桩架上设置静压千斤顶;以锚杆为导向将钢管桩分段压入达到设定深度,其中从第二段钢管桩开始,各段钢管桩在压入前焊接在一起;钢管桩压入完成后,经土层回复,钢管桩内填充碎石,再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封顶,完成后焊接地基底板钢筋,最后浇筑混凝土封桩并设置防水措施。
上述施工方法以锚杆进行基础压桩补强施工以达到提高基础地基承载力的效果,同时利用既有建筑物的基础作为压桩反力,不再需要笨重的机器,所需场地及空间较小,并且通过利用液压千斤顶施工,压桩过程无振动、无噪音,资源消耗少,环保节能,在压桩补强基础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上部结构及其余工作的开展,节约工期,经济成本也相对较少,所用钢管桩每段长度可根据室内空间高度进行合理配置,接桩时采用焊接连接,施工灵活,质量可靠。
但是,由于地下空间工程具有高压变电室、配电室、动力照明控制室等重要的电力设备房间,所以地下空间工程防水等级严格,结构不允许渗水。地下空间工程底板防水措施包括: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渗透结晶防水剂,但是静压锚杆桩与地基底板之间为剪切面(即一个水平面一个竖直面),当静压锚杆桩受到冲击而发生振动时,用于提高静压锚杆桩与地基底板之间密封性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渗透结晶防水剂容易发生偏移和变形,使得遇水膨胀止水条和渗透结晶防水剂原本与地基底板或静压锚杆桩接触的部分容易脱落,从而导致静压锚杆桩与地基底板之间再次产生微小间隙,导致静压锚杆桩桩头部位的防水出现问题,以致对结构的使用功能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其具有提高静压锚杆桩桩头防水能力的效果,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静压锚杆桩桩头防水结构的施工工艺,其具有能够完成防水结构安装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静压锚杆桩基础补强结构,包括静压锚杆桩,还包括:
防水套管,所述防水套管套设于静压锚杆桩桩头的外壁上,所述防水套管上设置有环防水套管外壁周向设置一圈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下表面与地基底板配合;
内防水密封圈,所述内防水密封圈设置于防水套管的内壁上,所述内防水密封圈与静压锚杆桩的外壁贴合;
外防水密封圈,所述外防水密封圈设置于水平板的下表面,所述外防水密封圈的下侧与地基底板的上表面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乘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4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泄漏全动力密封型立式自吸泵
- 下一篇:楼板加固支撑系统